當前位置:運程吧 >

占卜 >易卦開運 >

推背圖第二十五象戊子:元朝國運

推背圖第二十五象戊子:元朝國運

《推背圖》是中華預言書中最為着名的奇書之一,相傳是唐朝貞觀年間,兩位預言大師李淳風和袁天罡對唐朝及以後朝代重要事件的預測。全書共六十圖像,以六十甲子和卦象分別命名。每幅圖像之下均有讖語,並附有“頌曰”詩四句,預言後世興旺治亂之事。生辰八字算命網整理了推背圖的全部讖語及解釋,為您一一揭開推背圖的含義,現在要説的是推背圖第二十五象戊子:元朝國運。

推背圖第二十五象戊子:元朝國運

推背圖第二十五象戊子:元朝國運

推背圖第二十五象:戊子 元朝國運

 讖曰:北帝南臣,一兀自立,斡離河水,燕巢補麥。

頌曰:鼎足爭雄事本奇,一狼二鼠判須臾,北關鎖鑰雖牢固, 子子孫孫五五宜。

金聖歎:「此象主元太租稱帝離河,太祖名鐵木真,元代凡十主。斧鐵也,柄木也,斧柄十段即隱十主之意。」

  一、生辰八字算命網解説:

此象預言了元太祖開國及整個元朝的氣數。圖中一把鐵斧,柄分十節,內涵十分濃縮;粗略的解釋是:斧頭(鐵),斧柄(木),暗指元太祖叫鐵木真;斧柄分十節意思是接下來元朝有十個皇帝。簡簡單單一幅圖,就將一個朝代的大趨勢刻劃盡致。文字中“子子孫孫五五宜 ”,“五五”為“十”是一個意思。另外文字中的“北帝南臣”預示着南朝(漢人)將向北方(胡人)臣服。“斡難河水”指元太祖稱帝於斡難河。“一兀”就是 “元”字。“鼎足爭雄”是元與金及南宋,也是“一狼二鼠”之意,狼是元,其它二者為鼠無疑,強弱之勢非常明顯,戰事一起結果立判。元朝北關雖牢固,但對立力量來自南方,所以十代帝王是正好的。

  二、眾解精華

  1. 解讖

【北帝南臣】:蒙古忽必烈在北方稱帝,建立元朝,南方漢人稱臣。

【一兀自立】:「一兀」為「元」,指忽必烈改蒙古為元,建立元朝。

【斡離河水 燕巢捕「麥戈」】(陳曦試解)

「麥戈」:這個古字已失傳,故從句意破解。本句似指離開了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 ——會盟建國之後,就開始了四外的劫掠擴張,象捕燕巢一樣。

「斡離河」:斡:音握,指斡難河,1206年,斡難河源頭舉行庫裏台選汗大會,鐵木真被推選為大汗,尊號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

本句並非對「斡難河」的名稱預言有失誤,而是刻意做些微改動以掩飾天機。正如第5象用「金環」喻指(楊)玉環。唯恐天機盡泄,讓當世人看破,這是預言之道。

「燕巢捕」:似喻蒙元攻滅他國,象捕燕巢一樣容易,戰術也是象捕燕巢一樣合圍攻伐。捕、端燕巢至少要從兩邊下手,成吉思汗確立的「大迂迴」戰術,就是先不直接正面作戰,而是通過遠距離快速包抄迂迴,分進合擊來擊垮對手。

  2. 解頌

【鼎足爭雄事本奇】

「鼎足爭雄」:蒙古、西夏、金國三國,如鼎的三足,鼎力「爭雄」。

「事本奇」:局勢出乎意料。弱小蒙古崛起,後來居上堪稱奇。

【一狼二鼠判須臾】:指三國爭雄很快見了分曉,蒙古迅速滅了夏和金國。

「一狼」:指蒙古。「二鼠」指西夏、金。「須臾」:很快。

【北關鎖鑰雖牢固 子子孫孫五五宜】

雖然北國蒙古軍事強大,但是忽必烈建元朝後,只能傳十帝。

「鎖鑰」:軍事要塞。此為借代用法,指元的軍事力量。「五五」:十。

三、文徵解卦

卦為「漸」,下為艮,指山;上為巽,指風。

本卦為「草木漸茂之象,積小成多之意」,大象為「山上種有草木,逐漸生長,比喻循序漸進」,正合本象。

「草木漸茂之象」:喻指蒙古這個草原國家,漸入繁盛,欲「把天下都變成蒙古人的牧場」,四處擴張,版圖空前絕後。

蒙元的攻城滅國,也是有規劃的「循序漸進」。

 四、陳曦解圖

 本圖四層含義,前兩層意已基本由金聖歎解出。

其一:斧頭為「鐵」,柄為「木」,斧頭背很特別,兵器、工具中的斧頭背沒有圖中這麼平整的——形似鐵砧,「砧」、「真」同音,故這裏喻建立大蒙古國的「鐵木真」,他的孫子忽必烈建元后諡他為元太祖。

其二:柄為10節,喻忽必烈建元朝後,傳10帝。

其三:以「斧」預示,而不用別的兵器,是借成語「伐性之斧」,喻蒙元征伐過多。「伐性之斧」出自《呂氏春秋.本性》。

這把斧的「鐵頭」,代表着蒙古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的五位大汗。忽必烈滅南宋時,蒙元已經至少滅亡、徵//服了66個國家。成吉思汗共滅了40個國家。

其四:為何以10節斧柄,比喻忽必烈以後的皇帝?因為忽必烈以後的元朝皇帝,和「斧的鐵頭」不一樣,他們已經成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也很少征伐外國。

忽必烈是從蒙古大汗到中國皇帝的轉折。忽必烈推行漢法,導致了後來蒙古四大汗國與他實質上的分**裂。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元」,是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儘管元朝在一些形式上抵禦漢化,但實質上,在「政

氵台」、文化、生活方式等諸方面,被漢化是不可抗拒的。

四、史實精要

《推背圖》本象把蒙元喻為「狼」。自鐵木真建國開始,大蒙古國就成了一部戰爭機器……鐵木真一生使大蒙古國的疆域擴張到約3000萬平方公里,橫跨歐亞大陸,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印度洋的波斯灣。元朝時進一步擴大,雖然四大汗國各自為政,但形式上,依然尊大元皇帝為「共主」。

正視這段歷史,不難發現: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在於她悠久深邃的文化——我們祖先博大的胸懷和先進的文明同化了蒙古,使這個古老的民族第一次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使大元也溶入了中華歷史文化之中。

回過頭來,再看看《推背圖》這一象,在中國的歷史上給予鐵木真的大蒙古國一個「狼」的預示,給蒙元一個「伐性之斧」的比喻,給元太祖鐵木真一個斧頭的畫謎,給元朝繼任者10段圓木的象徵,都是恰如其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hk/zhanbu/yiguakaiyun/lpdd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