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民俗 >民間工藝 >

台灣原住民族正名紀念日:8月1日

台灣原住民族正名紀念日:8月1日

今天是2015年的8月1日,是貝寧獨立紀念日也是瑞士的國慶日,此外今天還是台灣原住民族正名紀念日。那麼,什麼是台灣原住民族正名紀念日?台灣原住民族是什麼樣的族羣,台灣原住民族正名紀念日對他們有什麼影響,隨小編一起到節日大全去看看吧!

台灣原住民族正名紀念日:8月1日


一、民族簡介
  台灣原住民,是指漢人移居台灣前最早抵達台灣定居的族羣、原住民。縱使台灣各原住民族擁有各自的起源傳説,但近年來依據語言學、考古學和文化人類學等的研究推斷,在17世紀漢人移民台灣之前,台灣原住民在台灣的活動已有大約8,000年之久。台灣原住民在遺傳學和語言學的分類上屬於南島民族(Austronesian),和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馬達加斯加和大洋洲等的南島民族族羣有密切關聯。

二、民族概況
  台灣原住民原先廣泛分佈在台灣山區(尤其是台灣中部),並且沿着沖積平原聚集成一個個的部落。截至2008年2月,台灣原住民人口數為484,174人(佔台灣人口數的2.1%),而大部分的當代原住民則是居住在山區和城市當中。

幾世紀以來,台灣原住民經歷了各種不同殖民民族的經濟競爭和軍事衝突。當時的中央集權式政府有意地針對原住民族進行語言上和文化上的同化政策,並持續地經由貿易、通婚等等和原住民進一步接觸,最終導致很大幅度的語言消亡和族羣認同的消失。舉例來説,在大約26種已知的台灣原住民語言(統稱為台灣南島語言)中,至少有10種語言已經消亡,5種瀕臨消亡,其他多種語言則出現輕微程度的損害。自從語言學家認為台灣是南島語系的發源地以來,這些語言已經有着重大的歷史意義。

台灣原住民族目前面臨着經濟上和社會上的障礙,包括高失業率和育上的差距。在1980年代早期,許多原住民族羣開始主動爭取高度的政治自決和經濟發展。而民族尊嚴的復興經由原住民表現在不同方面,包含成功併入原住民文化元素的商業性流行音樂。在原住民的原生部落則是努力進行發揚傳統文化的儀式和傳統語言。各個原住民部落則是致力發展觀光業,以達到原住民族的經濟自我依賴。

三、族羣定義
  在許多的文字歷史當中,台灣原住民在不同的儒家、基督和國家主義等強勢文化的統治者各有不同的定義和方案。每一個強勢文化的定義和方案皆以各族羣對於這些強勢文化理解度上的差異和相似度、習性、地區、面貌和先前對於其他族羣的接觸狀況來定義。針對於各個族羣,殖民力量的強制分類將原住民分開成各個已命名的子羣。這些分類不總是和原住民的自我描述所出現的差異有所符合。然而,這些分類經由政府的確立和長時間大眾的廣為傳播,變得越來越堅固,併成為大眾瞭解的事實差異,並塑造成今日中華民國政府政治上的論調,並且影響着台灣原住民的政策方針。在1603年,明朝陳第的着作<東番記>中,將台灣原住民稱為東番(字面上為&ldquo;東方的未開化民族&rdquo;);同一時期在台灣殖民的荷蘭政府,則是依據先前在現今馬來西亞殖民的經驗,將台灣原住民稱為Indias或Blacks。

18世紀初,清朝政府統治台灣之後,當時的人們依據強勢文化的適應和影響程度,大幅修改了對於台灣原住民的定義,並且依據各族羣對於清朝政府的服從程度,建立了一套系統定義了各原住民族羣的關聯性。清朝文人使用生番這個名詞定義不服從清政府的原住民族羣,而熟番則是定義着這些原住民族羣服從清政府,並且履行繳付人頭税的約定。根據乾隆皇帝時期和隨後時期的標準,熟番等同於被漢文化同化,並且服從於清朝政府生活在當下的原住民族羣,但是保留這個較輕蔑的名詞,表示雖然此族羣並非漢民族,但在文化程度上,比起非漢民族有很大的不同。

這些名詞反應着當時廣泛的思想:在採用儒家社會規範之下,任何族羣皆可以被同化或順服。

在19世紀晚期,在清政府鞏固台灣平原地區的統治力道,並積極進入台灣山區之下,平埔番和高山番這兩個新名詞出現並可以分別和熟番、生番交替使用。在將近50年的台灣日治時期,日本的人類學家仍然使用這個二元分類系統。但在1898年,人類學者伊能嘉矩首度提出了台灣原住民的分類體系,將台灣原住民分為&ldquo;4羣8族11部&rdquo;,並説明各族的分佈區域與文化特質;1990年代初期,日本學着和政府修改之前的2元分類系統,以平埔族代換之前的平埔番、生番,以及使用高砂族代換之前的高山番、生番。而高砂族被分為泰雅族、布農族、鄒族、賽夏族、排灣族、卑南族和阿美族。雅美族(後來的達悟族)和魯凱族稍後加入,成為台灣原住民的傳統9族。在台灣中國國民黨的統治初期,使用了平地同胞和山地同胞取代之前的日本的分類系統,迴歸二元分類,用意在移除原住民對於日本統治時期所帶來的影響,並且反映出台灣原住民也是中華民族的一部份。後來中華民國政府採用了日本的傳統9族分類法,但官方去除了平埔族這個分類,民間則是使用依據之前的名詞所修正的高山族及其下面的9族,以及平埔族。

在忽視近年來人類學者田野調查的變化,以及台灣政府政策的變遷下,平埔族和高山族這2個標籤在今日的使用上,維持着當時清朝對於各民族吸收漢文化的程度所給予的形式分法。現今承認的原住民傳統9族和其相關族羣統稱為高山族,縱使這種分法並沒有受到嚴謹的地理學分析。阿美族、賽夏族、達悟族和新加入的平埔族噶瑪蘭族在古早之前是居住於台灣東部的平原上。而高山族和平埔族的差異,持續影響着台灣政府對於台灣原住民的政策,以及對於參與政治活動的影響能力。

縱使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官方列出了14個原住民族羣,不過這些分類是由學着所共同認同,並沒有任何的社會實體、政治集團,或着在之前所有鑑定調查的資料所影響。最早期的調查資料是在1624年的荷蘭殖民時期,描述原住民族是居住在大小不同的獨立部落當中。在這些部落之間常常會發生貿易、通婚、戰爭和為了防止外敵入侵而形成的結盟關係。根據當時和現代的民族學和語言學的標準,這些部落被人類學家分成20個族羣,且被經常引用和討論,不過這些族羣並沒有聯合成一個政體、王國或是真正的&ldquo;族羣&rdquo;。日本學者土田滋就以語言作為主要的判準,將台灣的原住民分成高山族和平埔族兩大類。前者包括現今住在台灣高山地區和東部的9個族羣:泰雅族、賽夏族、布農族、鄒族、魯凱族、排灣族、卑南族、阿美族、和達悟族。後者則包括原居於台灣北部和西部平原,現已幾近消失的10個族羣:凱達格蘭族、噶瑪蘭族、道卡斯族、巴宰族、巴布拉族、貓霧捒族、洪雅族、邵族(水沙連)、西拉雅族、和猴猴族。

四、族羣承認狀況
  現今對於台灣原住民族羣的認可,主要是由中華民國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制定認可規範並且執行。要達到承認標準,此待認可族羣必須達到一定數量的署名,並且向原民會提出申請書和足以證明為一個族羣的證據。正式認可之後,會給予該族羣合法的利益和權利,並且提供有意脱離原本被誤認為某一族羣之子族羣的狀態,成為一個正式獨立族羣一個很好的管道。截至2008年8月,原民會共認可14個族羣。原民會認為各種被限制的因素影響族羣正式認可是否成功。這些決定的因素包含了蒐集該族羣的家譜、歷史紀錄和具有延續性質的語言和文化身分。證明文件的缺乏以及許多原住民族語言因殖民文化和語言政策的影響而消亡等因素,會使得族羣認可成功機會變得很渺茫。現今的文化觀光潮流,促使很多原先生活在平地的原住民族,開始企圖推動他們的文化復興。

在這些平地原住民申請認可的案件當中,只有原先被歸類於平埔族的噶瑪蘭族,和原本被歸類於阿美族的撒奇萊雅族,成功被官方所認可。剩下的12個族羣,則是傳統的高山族9族和其衍生族羣。

其他目前正在推動申請認可的原住民族和其亞族,包含了基模族(Chimo,目前沒有被官方認可)、卡卡布族(Kakabu)、馬卡道族、巴宰族和西拉雅族。然而,這些認可或是正名活動,對於是否將相關的族羣分開形成一個新的族羣,並沒有在學界形成廣泛的共識。

在學界和政治團體間提到原住民族羣的其中一族時,會使用最常見和最常使用的拼音型式,而不是最嚴謹的拼音型式。最常見的例子有賽德克族(Seediq Sediq)、太魯閣族(Truku Taroko)和達悟族(Tao Yami)。

傳統的9個族羣在1945年以前已經由日本政府所認可。邵族、噶瑪蘭族和太魯閣族分別在2001年、2002年和2004年被認可。撒奇萊雅族則是在2007年1月17日被認可為第13個原住民族羣;而賽德克族則在2008年4月23日認可為第14個原住民族羣。先前撒奇萊雅族被歸類在阿美族,而賽德克族則被歸類在泰雅族。目前14個已承認的原住民族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hk/minsu/gongyi/xv1m3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