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民俗 >風土人情 >

蒙古族舞蹈都有哪些風格和特點?

蒙古族舞蹈都有哪些風格和特點?

蒙古族是中國歷史非常悠久的一個民族,這個民族能夠善舞,還非常擅長射騎。那麼關於蒙古族的舞蹈以及風格,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他們的舞蹈具體都有哪些獨特的特點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蒙古族舞蹈都有哪些風格和特點?

一、草原文化與蒙古族舞蹈的特點
  蒙古族擁有着非常廣闊的大草原,很多人都是遊牧民族,帶着自己的牛羊穿梭在草原的各個地區。蒙古族是屬於典型的北方人性格,性格非常的豪爽,心胸非常的寬廣,對於感情都非常樸質,豪放。

長期的放牧與狩獵生活,使他們和農耕民族的安土重遷、樂天知命的性格正相反,練就了強悍、矯健的體魄和桀驁不馴、勇往直前的性格。在他們的民間舞蹈中,洋溢着來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是豪放與自信的“天之驕子”的形象。草原上的遊牧生活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多是“逐水草而居”進行放牧,居住在便於搬遷的氈房之中。除了祭天慶典、部落聯盟、歡慶勝利等重大活動外,牧民們一般很難聚集在一起。蒙古族在“慶祝新可汗即位”、“慶祝締結部落聯盟”,以及戰爭勝利後一般要舉行“歡跳慶賀之舞”。至今蒙古地區仍保存有在一年一度的那達幕大會上歡聚盡情歌舞的風習。而在日常生活中,居住在草原深處的牧民們,或信馬遊疆放聲歌吟,或坐下彈唱民歌故事。所以蒙古族更長於歌與説唱,他們的舞蹈則多是適於在氈房附近或氈房內表演的形式。

蒙古族喜愛翱翔於藍天的雄鷹,於是,他們就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來自大草原的氣勢,都融會於鷹的舞蹈形象上。他們也很喜愛大雁和天鵝,這是因為當兩種候鳥飛離草原時,預示着冬天的即將到來,讓牧民做好越冬的準備;它們飛回草原時,又帶來江南的温暖和新綠的春天。因此,蒙古族民間舞蹈中,男子舞蹈經常出現鴻雁高飛的舞姿;而女性的動態,則常摸擬天鵝的形象。

天鵝也叫做鵠,它既象徵女性的温柔、優美,又能體現出牧民婦女嚮往美好未來的“鴻鵠之志”。這些民間舞蹈的風格特徵和藝術形象的塑造,都源於數千年來草原文化對蒙古族的哺育與陶冶,是牧民們繼承古代文化基礎上的創造與昇華。這方面的舞蹈代表作有《雁舞》、《鷹》等。

蒙古族的生活中一刻也離不開馬。馬與蒙古族有着深厚的感情。馬是交通工具、運輸工具,馬肉可食,馬乳可飲又可釀酒,馬皮的用處也很多。牧民心目中馬是不會説話的忠實朋友,馬通人性,解人意,而且會關心主人,戰鬥中馬可以幫助騎手擺脱困境,崎嶇山路、茫茫草原馬能識途。馬可以加快速度贏得時間,無異於擴大了人手和腳的作用,至今馬仍是打獵、放牧、軍事上不可缺少的工具;仍是蒙古族舞蹈中最為常見的形象。蒙古族舞蹈中馬的舞蹈造型上,通過肩部的動作和上身的動態展示出來。例如:蒙古族民間舞蹈“沙吾爾登”中,舞者用雙肩強弱鮮明的震顫、在平面上繞圓來表現駿馬的奔馳;雙肩細碎的抖動來表現平穩、均勻的走馬。我們從這裏看到了用肩刻畫馬的形象,看到牧民們的審美情趣和他們自己才有的深切體會。這種形式的表演已經把蒙古族對大草原、對馬的感情抒發出來,已無需再作大跳躍和奔跑去表現馬。

遊牧民族的民間舞蹈中,由於受到氈房內場地狹小的侷限,所以腳步的動作比較少,上身與手臂的動作則比較豐富。這方面的蒙古族代表作有《牧人舞》、《牧馬舞》、《馬刀舞》。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由於草原文化的影響,蒙古族舞蹈逐步形成開闊、粗獷、熱烈、奔放、剛勁而又不失沉穩、舒展、温柔的個性特點。

二、宗教與蒙古族舞蹈的特點
  蒙古族的原始信仰是薩滿教,早期蒙古族受薩滿教祭神活動的影響明顯。十二世紀初,黃教(喇嘛教)傳入蒙古草原,排擠了比較原始而落後的薩滿教。從此喇嘛教不僅奪取了薩滿教的地位,並且也利用舞蹈為其宗教目的服務,同時喇嘛教的文化也影響了蒙古族的舞蹈。

蒙古汗國初期,統治階級為了侵略行動和迷惑人民,於是利用了在古代蒙古族人民之中早已流傳的薩滿教,該教的舞蹈也就隨之發展了起來。如祭奠、出征時薩滿教的巫師在牛車上跳薩滿的戰神舞。薩滿崇拜日升父、月升父、望背母、望懷母、火脖台薩滿父、達古台薩滿父等六神,當薩滿們請這六位神降臨時就跳不同的六神舞蹈。而且在祭天地、祭水草、求雨、卜卦看相,除妖滅鬼、醫病、祝平安、慶豐收、祝壽、治喪等儀式中,也都有不同形式的舞蹈。薩滿教中有遊娛神,遊娛神又分:歡樂女神、醉酒神、公山羊神、蜜蜂神、口吃神、鷹神、瘸拐神、小偷神等,這些神都有其不同形象的舞蹈。

“安代”舞就是源於薩滿跳神,是由薩滿“唱白鷹”跳神治病發展為今天自娛性的羣眾舞蹈。因此,安代又被稱作“唱安代”、“唱白鷹”。直到上個世紀50年代初,貧困的牧民們遇到病痛或天旱無雨時,仍請薩滿跳神治病或求雨,這是安代流傳不斷的羣眾基礎。

大約在十三世紀,佛教通過西藏傳入蒙古草原,即黃教(也稱喇嘛教)。喇嘛教的舞蹈“查瑪”也同時傳入蒙古草原。喇嘛教的這種舞蹈在蒙古草原上進一步和草原文化相融合,形成現在獨特的蒙古族舞蹈的“查瑪舞”。據説“查瑪”最初傳入到內蒙古的時候其方式很多,有的是藏族喇嘛來傳授的,有的是蒙族喇嘛去西藏學習回來的,而更多的則是通過文字記載傳來內蒙古。文字有的寫在紙上,有的寫在木板或是羊皮上。大部分的寺廟只能以記載得不細緻的舞譜為基礎,再根據自己的理解創造出具有自己廟宇和地區特點的“查瑪”。編排這些舞蹈是由“查瑪”的老師和編導“查瑪噴”負責,而這些“編導”絕大部分是本地的牧民或是農民的子弟送去當喇嘛的,他們對鄉土的風俗習慣、娛樂形式都非常熟悉,他們於是就大力運用了本民族喜聞樂見的形式為宗教服務。因此內蒙古的民族民間舞蹈曾一度被黃教的“查瑪”所吸收和刪改。從西藏傳入內蒙的佛教舞蹈,經過多年的不斷修改、豐富以及與草原文化的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蒙族特點的“查瑪”舞了。

“查瑪”舞即有藏民族傳統舞蹈文化的積淤,代表動作為原地左右甩臂半翻身及演變動作;又有蒙古族傳統舞蹈文化中自上而下前後左右始終圍繞着圓的韻律而舞的特色。整體風格端莊凝重而古樸,表現了蒙古族民間舞蹈的原始性和代表性。

三、蒙古族舞蹈的地區差異及特點
  蒙古族人口眾多,生活地域廣闊,在我國除內蒙古地區外,還有東北地區、新疆、雲南等都有蒙古族聚居地。分佈於不同地區的蒙古族羣體,由於歷史、地域等方面的原因,他們的文化具有較多的差異,即使是內蒙古地區、東部蒙古族和西部蒙古族的文化差異也是很明顯的。所以各個地區的舞蹈還有各自的風格。

“安代”是科爾沁草原最具特色的舞蹈,它熱烈奔放,雄健粗獷,以重踏步、頓足、轉、跳等走馬燈為主,舞姿優美、抒情。流行於額濟納旗和新疆蒙古族聚居地區的“託普修爾”舞則是在樂器伴奏下跳舞,它的繞臂、抖手、提壓腕和全身輕微上下顫動等動作極具特點,與“安代”迥然不同。再如發源於鄂爾多斯的“筷子舞”,在喜慶的宴會上,當人們情緒高漲,用歌聲不足以表達情感時,就拿起桌上的筷子舞蹈起來,繞肩動作運用較多,慢則穩重端莊,快則輕快飄灑,又是一種風格。

民族的舞蹈動作很多都能夠直接的體現民族的性格,能夠看出一個民族的精神文化所在。舞蹈屬於人的第二語言,用自己的身體來表達自己對於生活的看法,來表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這些都是民族舞蹈能夠體現。

小結:蒙古族在平時的時候基本不跳舞,在比較重要的日子才會有舞蹈的出現。比如像是蒙古族的薩滿祭司的時候,這個對於他們來説是非常重要的節日,所以在當天會跳薩滿舞來進行祭祀活動。

標籤: 蒙古族 舞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hk/minsu/fengtu/g2716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