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民俗 >風土人情 >

壯族簡介,壯族的起源和歷史名人

壯族簡介,壯族的起源和歷史名人

壯族是中國最大的少數民族,第五次人口普及時人口共有1700萬,主要分佈在廣西、雲南、廣東、湖南、貴州、四川等省區。是嶺南的土著民族,擁有悠久的歷史,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屬於百越一支。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壯族的起源跟歷史名人吧。


起源
  壯族是嶺南的土着民族,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是百越的一支,南宋時始稱僮人、撞丁。明、清時與土、依、沙並稱。
  嶺南地區自遠古時代就有人類居住,遠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有柳江縣的“柳江人”和,“甘前人”,來賓縣的“麒麟山人”,荔浦縣的“荔浦人”。都安縣的“幹淹人”和“九楞山人”,柳州市的“白蓮洞人”和“都樂人”桂林市的“寶積巖人”,田東縣的“定模洞人”,靈山縣的“靈山人”等等。這些古人類所在的區域,恰好是壯族先民的活動地域,也是今天壯族的聚居地區。基於此,我們認為壯族是這些古人類的後裔之—,壯族是土着民族。

  從文獻記載看,距今三千多年前,就有人類在嶺南生息活動。如《逸周書·王會篇》在記述華南各族向周王朝進貢土特產品時曾指出: “正南甌鄧、桂國、損子、產裏、百濮、九菌、請以珠璣、玳瑁、象齒、文犀、翠羽、菌鶴、短狗為獻”。這裏所提到的“甌鄧”、“桂國”就是當時嶺南地區的人們。該篇還提到南方的土特產有:“路人大竹,揚蠻之翟,倉吾翡翠,區陽鰲,........”等種。所提到的“路人”、“倉吾”大部分居住在今廣西地區。“桂國”《山海經》説:“桂林八樹,在番禺之西”,秦時為桂林郡; “路人”清人朱石曾《逸周書集訓校釋》説:“路音近駱,疑即駱越”;“倉吾”,《禮記注》雲:“倉吾於周南越之地,楚吳起南並蠻越,遂有洞庭、蒼梧”。這些人就是嶺南地區的原始居民一一壯族先民之一。西甌、駱越這兩大部落,自東漢以後,逐漸演變為烏滸、俚僚、僚人、僮人、等等。

  “僮”這個民族名稱,是南宋時出現的。米人李曾伯在上宋理宗的“奏議”中,曾提到宜山有“僮丁”。宋人朱輔在《溪蠻叢笑》中進一步指明南方“洞民”“有五:曰苗、曰瑤、口嘹、曰僮、曰仡佬”。以後歷代均多沿用“僮”名,到明代“僮”名引用逐漸增多,但往往與“瑤”並舉。到清代對“僮”名的引用已遍於廣西各地。1949年後,經過深入調查和進行民族識別,人民政府把廣西、廣東、雲南等地自稱“布壯”、“布土”、“布農”、“布泰”、“布班”、“布隴”、“布諾”、“布衣”、“布民”、“布越”、“布寮”、“布雅衣”、“布曼,”等等的人們統一稱為僮族。後因“僮”字的含義不夠清楚,又容易讀錯音,一九六五年,把“僮”改為“壯”,把“僮族”改為“壯族”。

  壯族名稱雖隨代而異,其主要源流:甌一甌駱一西甌駱一西甌駱越一烏滸一俚僚一僮一俍一沙一儂一壯,實為一脈相承。

  雲南壯族和廣西壯族同源,是我國曆史較悠久的一個民族,早在公元前三世紀,居住在今廣西、雲南的壯族就和當時中原人民有了較為密切的交往。壯族人民在歷史上就善於利用豐富的水利資源種植水稻,婦女則擅長紡織和刺繡,所織的壯布和壯錦,均以圖案精美和色彩豔麗着稱,還有風格別緻的“蠟染”也為人們所稱道。在服飾上,男子與漢族無多大區別,女子則多姿多采,特別喜歡在鞋、帽、胸兜上用五色絲線繡上花紋、人物、鳥獸、花卉,五花八門,色彩斑瀾。

壯族簡介,壯族的起源和歷史名人

歷史名人
  譯籲宋——秦西甌部族聯盟酋長。秦甌戰爭時期,帶領西甌人抗擊秦軍的部族聯盟領袖。

桀 駿——秦西甌部族聯盟軍事首領、聞名中外的山地戰開山鼻祖。

黃乾曜——西原黃峒壯族首領。

黃少卿——唐代西原農民起義領袖。

儂智高——曾建“大曆國”、“南天國”。

盧 六——太平天國首位烈士、後被追封嘏王。

蕭朝貴——太平天國西王。

韋昌輝——太平天國北王。

譚紹光——太平天國慕王。

蒙得恩——太平天國贊王。

林鳳祥——太平天國北伐主將。

李開芳——太平天國北伐主將。

黃鼎鳳——清農民起義領袖。

吳凌雲——清農民起義領袖、建“延陵國。

鄭獻甫——清代學者。

陸榮廷——舊桂系首領。

岑毓英——雲貴總督、清代抗法英雄。

岑春煊——兩廣總督。

韋拔羣——中國現代農民運動領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hk/minsu/fengtu/7l46j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