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國學 >國學資訊 >

中國戲曲大全之平調落子

中國戲曲大全之平調落子

平調落子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中古老的漢族戲曲種類,最初源於明末清初的邯鄲。平調落子唱腔有慢板,高腔、娃子等強調,是一個地方戲曲。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戲曲很感興趣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走進中國戲曲文化,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戲曲種類吧。


簡介
  平調落子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戲曲劇種。產生於明末清初邯鄲的武安市,興盛於上世紀中葉。武安平調落子是武安平調和武安落子的總稱,武安平調和武安落子是河北省武安市獨有的兩個地方劇種,經常在一起演出,習慣上合稱武安平調落子。武安平調落子流傳於河北省南部的邯鄲、邢台,河南省北部的安陽、新鄉及山西省東南部的長治等地區。

  傳説

  平調俗稱大戲,約產生於明末清初,是河南懷調與武安漢族民間音樂結合的產物。平調起源無文字記載,有兩種傳説,一説明代時武安有兩個落魄文人(兄弟倆),分別創立了武安平調和開州平調(開州即河南濮陽一代,開州平調亦稱大梆子,流行於豫北、冀南一代)。二説明末時,武安和村白某、西湖村曹某,在河南演唱懷調頗有名氣,後回鄉創辦曹白兩科班,他們在懷調的基礎上,吸收武安方言和漢族民間歌曲,逐步形成了武安平調。平調屬於梆子腔系,曲腔悠揚,旋律流暢,風格獨特,曲調優美、細膩委婉、高亢明亮,表演粗獷豪放。唱詞為七字、十字和五字。有慢板、二八板、散板、流水板、栽板等板式。早期文場主要用二絃、軋琴、板胡等伴奏,後又增添了二胡、中胡、嗩吶、笛子等;武場除一般普通打擊樂器外,另有大鑼、大鐃、大鑔、戰鼓,稱為"四大扇"。平調角色行當齊全,有紅生、小生、老生、配生、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大臉、二臉、三花臉、雜花臉等行當,合稱"四樑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臉",其中以紅生、小生、旦、大臉為主角的戲最多。平調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獷豪放,帶有剽悍的漢族武術氣概。表演中的唸白以武安話為基礎,有的甚至完全使用武安方言,風格淳正樸實,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中國戲曲大全之平調落子

歷史發展
  武安落子原名蓮花落,清末由武安民間流行的"花唱"發展而來,源於民間曲調。

在清代,武安等地民間"花會"中有説唱故事的落子,初為撂地攤演出,晚清逐漸搬上舞台。根據民國二十四年(1935)至民國二十六年續《武安春秋志》卷九記載:"武俗好戲,酬神演唱無日無之,甚至有一日數台者,農民喜平調(本地土戲),紳商以皮簧梆子為宜,村夫、愚婦最迷落子腔,惟其戲有傷風化,歷來禁演。"

清道光、咸豐年間,武安藝人喜順,流落到山西黎城,適逢此縣有個李鎖柱,喜編戲文,兩人合作,喜順遂將武安落子傳入上黨,形成了上黨落子。

清同治三年(1864)武安有位叫"假媳婦"的藝人去河南內黃縣唱落子,與當地一位姓趙的藝人共同組班唱戲,後來發展成為內黃落子。

抗日戰爭時期,武安、涉縣一帶為八路軍根據地。許多落子演員參軍參戰,當地平調落子班社也多屬民主政權領導,常隨軍演出。排演了《範小丑參軍》、《派款》、《巫嬸坦白》等新戲,有的落子演員,如王景元、王春等,在為部隊演出時被日軍包圍,壯烈犧牲。解放戰爭期間,還有一些落子藝人隨軍南下。

唱腔
  武安落子唱腔板式變化體,有慢板、高腔、娃子、悲腔、迷子等板式和腔調。武安落子又名落兒腔,流行於武安、涉縣、磁縣、沙河、臨漳、魏縣等地。流行在邯鄲漳河以西的稱武安落子(又稱沙西落子),漳河以東的稱沙東落子;在河南省內黃縣的稱內黃落子,在山西省黎城縣的稱上黨落子。

伴奏
  早期伴奏樂器只有鑼踏鼓,後陸續增添鑔、鈸、笛子、板胡、二胡、笙等。武安落子曲調優美,寬厚洪亮,鄉土氣息濃厚。其唱腔有口語化説唱的特點,與當地方言結合緊密。武安落子腳色齊全,主要分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等行,但分工不甚嚴格,有些行當常可兼演。其表演不以武功和戲曲程式見長,而是將秧歌、高蹺等民間舞蹈和生活動作融於戲中,邊唱邊做,載歌載舞,在敍事中抒情,幽默風趣,活潑自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hk/guoxue/zixun/lkxgy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