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國學 >國學資訊 >

中國樂器文化之排笙

中國樂器文化之排笙

中國樂器文化悠久,這些美麗而神奇的樂器都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一曲曲美妙的樂曲彷彿是在向世人述説着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排笙是中國樂器之一,演奏時演奏者需要抱着排笙才能順利演奏,非常神奇。那麼,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中國樂器之排笙吧!

中國樂器文化之排笙


  一、簡介
  排笙,又稱蘆笙,是苗、侗、水、瑤、仡佬等族單簧氣鳴樂器。古稱盧沙。苗、侗、水語都稱梗。苗語又稱嘎鬥、嘎傑、嘎東、嘎正等。侗語又稱梗覽、梗覽尼、梗勞等。瑤語稱婁系。克木語稱凱恩、宋滾爾。流行於貴州、廣西、湖南、雲南、四川等省區。歷史悠久,形制多樣,音色明亮、渾厚,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民間常用於排笙舞伴奏和排笙樂隊合奏。經過改革,已在民族樂隊中應用,可獨奏、重奏或合奏,有着豐富的表現力。

二、樂器起源
  關於排笙的起源,民間流傳着許多動人的傳説。在重巒疊翠的苗嶺山下,在清澈碧綠的清水江畔,在山明水秀的苗家山寨,很早以前住着一對老夫妻,阿爹叫篙確,阿婆叫娓裊,他們40歲才生下一個姑娘,取名榜雀。姑娘心靈手巧,長得比孔雀還美,比黃鶯還會歌唱,苗家後生都很喜歡她,而榜雀暗地卻愛上了青年獵手茂沙。勇敢的茂沙武藝高強,曾殺猛虎為父報仇,射鷹精為民除害。有榜雀因找不到茂沙而茶飯不香、容顏憔悴。多才多藝的老阿爹,採金竹、削簧片,做出一支精巧的排笙,用它吹出優美的音調,篙確老爹又教寨子裏的青年做排笙、吹排笙。賽排笙那天,遠近苗寨的青年都趕來參加,終於引來了頭插白野雞翎的茂沙,榜雀一眼就認出了他,篙確老爹請他到家裏做客,榜雀精神煥發,與茂沙暢敍衷情,兩人結為美滿夫妻。

在錦繡的侗鄉,傳説排笙始於三國時代。孔明出兵進犯侗家寨,以戰鼓為號。當時侗族首領孟獲,則令人鑿竹吹音,作為糾集人馬、進攻或退卻的信號,後來逐漸地演變為排笙。在一些地區的侗歌中,還記述着製作排笙的詳細過程,説是開始曾用木頭削制簧片,吹不出聲音來,繼而改用竹子或牛角製作,雖發了音,但吹起來太費力,後來孟獲的兒子從戰甲上取下一些銅片,仿巖洞滴水聲,將其錘得很薄,裝在蘆竹管上,才發出動聽的聲音來,從而相繼製成了各種大小不同的排笙。

三、樂器歷史
  歷史較久遠,唐代已流傳於雲南邊疆地區和緬甸、泰國等東南亞一些國家。唐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歸屬唐朝政權管轄的驃國(今緬甸)蒲甘王朝,曾派王子舒難陀到唐都長安進獻驃國樂舞,在其器樂中就使用了排笙。《新唐書·驃傳》載:“有大匏笙二,皆十六管,左右各八,形如鳳翼,大管長四尺八寸五分(119釐米),餘管參差相次,制如笙,管形亦類鳳翼。竹為簧,穿匏達本,……唯驃國得古制。”當然,在未記入史籍前就已在民間流行了相當長的時間。可見,排笙至少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了。

傣族有着悠久的音樂文化傳統,我國史稱傣族為百夷,並記載有滇南傣族中曾流行這種樂器,稱為蘆笙。明代錢古訓撰《百夷傳》,在描述傣族風俗時寫道:“村甸間擊大鼓,吹蘆笙,舞幹為宴”。明《景泰雲南圖經》中也有:“其鄉間飲宴,擊大鼓,吹蘆笙,舞(盾)牌為樂。”説明500多年前排笙在德宏和西雙版納傣族地區已是很流行的樂器了。布朗族人民聚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布朗山區,和傣族人民長期友好相處,在文化上也深受傣族的影響。布朗族的排笙,最早見於清康熙年間(公元1662年—1722年)編撰的《順寧府志》(卷一):“蒲蠻(即今布朗),男女色黑,……四時慶弔,大小男女皆聚,吹蘆笙(即排笙),作孔雀舞,踏歌頓足之聲震地,儘快而罷。”60年代初,雲南省音樂工作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海縣布朗族山寨,收集到一支十四管排笙(圖),其形制與古代排笙已有所變化,笙管由十六支減為十四支,分為兩排(左右各七)穿過笙鬥,笙鬥已不用葫蘆而改用大竹管,簧片也改竹簧為銅簧,它的外形與宋代“狀如古簫,編竹為之”的盧沙非常相似。克木人聚居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勐臘、景洪兩縣,素與傣族人民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在民間也流行着形制相同的排笙。

排笙是從葫排笙演變而來的,人們在實踐中認識到,葫蘆性脆、不結實,又易漏氣,竹簧也容易吸濕變音。明代音樂家朱載就曾在其“辨笙不宜用真匏”的文章中説出了它的缺點。在黔、桂、湘等省、區,中國少數民族的先民們,逐漸在葫排笙的基礎上,製成了木製笙鬥和金屬簧片的排笙,從而獲得了較大的音量和優美的音色。在苗、侗、瑤等民族中,排笙不斷髮展,並逐步取代了十分盛行的葫排笙。

清代封建統治者和國民黨反動派實行民族同化政策,不許苗胞講苗語、穿苗族服裝,更害怕苗族人民借吹排笙和跳排笙舞來“聚眾造反”,蠻橫地下令禁止吹排笙。當統治者逐寨搜繳排笙時,苗族同胞就把它埋藏起來,待搜繳者一過,又取出來吹奏。苗家不堪忍受反動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曾先後掀起了起義和拒糧抗款的英勇鬥爭。咸豐、同治年間,苗族英雄張秀眉領導的抗清起義中,排笙成了進軍的“號角”,激勵着起義者前仆後繼、英勇戰鬥。

20世紀60年代初,雲南音樂工作者在西雙版納布朗族地區,曾收集到一支古老的十四管排笙,笙管分為左右兩排穿過笙鬥,它已不用葫蘆而用竹管做笙鬥,簧片也改為銅簧,其外形,與宋代“狀如古簫,編竹為之”的盧沙相似。這支遺存的古排笙,足以為葫排笙演變發展為排笙的歷史作見證。

四、形態特徵
  排笙是我國少數民族中較罕見的和聲樂器,是民間流行的一種較大型的傳統蘆笙。它由笙鬥、笙管、簧片和腰箍等部分組成。笙鬥和吹嘴用一塊整木或大竹筒製成,木製者呈扁長的紡槌形,長17釐米、寬4.8釐米、高3.5釐米,中間掏空,一端設有圓形吹口。笙管用細竹管制成,上下通透,共有十四管,分為兩排縱向對稱排列呈翼狀,插入並穿過笙鬥,左右各為七管。傣族、布朗族排笙的笙管高75釐米~104釐米、外徑0.8釐米~1.1釐米;克木人排笙的最高管達150釐米。在每根笙管的中間、即插入笙斗的部分,都鑲有一枚銅製簧片。按音孔設在近笙鬥處的上方,每管一孔。在笙管的上方和下方,各開有一個長方形調音孔。在兩排笙管的上下,分別捆紮一圈用竹篾製成的腰箍。

五、吹奏方法
  演奏時,笙管豎置,雙手抱持笙鬥,口含吹嘴,用平緩氣流吹吸,兩手除小指外,其餘手指分別按放左右兩排音孔,其中拇指固定按一管音孔,其它各指兼按兩管或三管音孔。吹吸均可使簧片振動並與笙管內空氣柱配合而發音。音色明朗、悦耳,音量比葫蘆笙大、較蘆笙小。音域g—a2。排笙為和聲樂器,常演奏八度、五度或四度和音,表現力較為豐富,旋律多在高低八度的持續音中進行,並能做近關係的轉調。可用於獨奏自娛或民間歌舞伴奏,由男子吹奏,常邊奏邊舞。樂曲有《凱恩調》等。

標籤: 之排 樂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hk/guoxue/zixun/kv3d2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