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國學 >國學資訊 >

解讀上海的歷史文化

解讀上海的歷史文化

上海的歷史悠久,是中國五個對外通商口岸之一。説起上海的歷史,從春秋時代説已經存在。目前,上海已經是國家歷史的文化名城,有着眾多歷史古蹟。接下來,讓小編帶大家來認識一下上海的歷史,喜歡的朋友一起看看吧!

解讀上海的歷史文化


  古代
  春秋屬越國東境,戰國時屬楚國,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貫穿現代上海的黃浦江也稱春申江,故上海別稱為“申”。公元四、五世紀時的晉朝,松江(現名蘇州河)和濱海一帶的居民多以捕魚為生,他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扈”,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瀆”,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扈瀆”,以後又改“扈”為“滬”。“上海”因位於松江(吳淞江)下游支流“上海浦”而得名。唐代中葉始置華亭縣,位置在今天松江區,是上海地區建縣之始。宋末置上海鎮。1292年,元朝設上海縣,縣治在今天上海市中心黃浦江沿岸,一般被視為上海市歷史的起點。明朝時,上海逐漸興盛,1553年,為抵倭寇築上海城(在原南市區,現與黃浦區合併),歸屬南直隸松江府管轄。松江府轄境為全國最大的棉紡中心,除華亭縣外,另有青浦縣(今青浦區)、金山衞(今金山區)等。清朝沿襲明制,歸屬江南省松江府,設江海關。

近代(上海開埠至1912年)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後,依照1842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上海在1843年開闢為中國五個對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國、美國和法國陸續在上海設立了居留地,在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於1855年小刀會的廣東人劉麗川、1860年6月太平軍賴文光、1862年初太平軍李秀成共三次佔領部份上海發生戰役,1854年成立了自治機構工部局,事實上演變成獨立於清朝地方政府行政與司法管轄權之外的租界。此後,在上海形成了2個租界與中國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上海市的黃浦、靜安、虹口、楊浦四個區主要是上海公共租界(以英美為主),長寧區是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築路區,盧灣、徐匯兩區主要是上海法租界,而閘北區和原南市區兩片中國管理的區域(華界)則被租界分割為互不相連的兩塊。開埠後的近代上海迅速成為遠東最繁榮的港口和經濟、金融中心,是近代亞洲少數的國際化大都市之一,被稱為“十里洋場”。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未被戰火所波及,並享有實際獨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國際聯繫,同時也給上海帶來了時至今日的持續繁榮。

現代
  一、北洋政府時期
  年中華民國成立前後,清朝的舊勢力尚未徹底清除,民國的新勢力尚且稚嫩,從中央到地方,軍閥當道,政府幾近癱瘓,社會呈現出一片無序混亂的狀態。然而就在同時,上海的租界卻有如國中之國,獨享着一份特別的平和,甚而,租界在經濟、人口等各方面都進一步加快了其發展的速度,由1912年開始至1936年可謂上海租界高度繁榮的一個階段。民國初年,租界以外的閘北和南市(華界)屬江蘇省,1927年,中華民國政府在租界以外地區設上海特別市,歸屬中華民國行政院直轄。此時,上海從法律上正式脱離江蘇管轄,同時併入江蘇省上海縣、寶山縣17市鄉。1930年7月,改稱上海市。

二、國民政府時期
  1928年4月1日,國民政府在首都南京成立,上海因為地理優勢,隨即成為全國的經濟與金融中心,直至今日。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東北製造九一八事變後,又在上海藉口5名日本僧人在位於楊樹浦引翔港的三友實業社(今長陽路雙陽路口)門前被中國工人毆打,而挑起一二八事變,中日兩國在上海閘北區激烈的軍事衝突持續時間長達一個多月,以至於南京國民政府也暫時遷移到洛陽。

1937年8月13日,蔣中正調動大約70萬中國軍隊(包括他的大部分精鋭部隊),在上海附近與日軍展開長達3個月的淞滬會戰,雖然中國軍隊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陣亡33萬人,空軍損失過半。約當時全國三分之一軍隊兵員),但最終實力佔優勢的日本軍隊擊敗了中國軍隊,武力佔領上海除租界以外的全部地區,日人並將上海改名為大道市,取自禮運大同篇之“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抗日組織鐵血鋤奸團也同時針對漢奸、日軍,展開一連串可歌可泣、熱血澎湃的抗日戰爭。在淞滬會戰期間,上海公共租界的北區及東區(即今虹口、楊浦兩區)作為日軍防區和日本勢力範圍,和華界一樣受到重創。上海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的上海公共租界中區及西區則開始了長達四年多的孤島期。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對英美宣戰,隨即日軍攻入租界,上海全境被日本佔領。後日本將租界“交還”給其扶持的傀儡汪精衞政權,美英也放棄租界。1942年起,具有一個世紀曆史的租界便不復存在了。1945年上海由中華民國接管。此後到1949年5月,上海一直由國民政府接管統治。

文化:海派文化
  “海派”一詞是20世紀20年代北京一些作家的創造,用於批判當時上海某些文人和某種文風,海派的對立面是京派,海派和京派象徵着申國兩種風格迥異的文化。京派是傳統的,海派則是叛逆的標新立異、中西結合的產物,充滿濃郁的商業色彩和民間色彩。

年開埠以前上海從屬於江南文化,並淵源於長江流域江浙的古吳越文化。海派文化傳承了吳越文化的親水性特徵,以及其敏感和細膩。對其他文化體現出一種寬容的姿態,善於接受新鮮文化因子,形成海派文化多元性的特點。

開埠後大量自南而來的浙江人和自北而來的江蘇人構成上海主要的“移民”羣。吳越文化大膽開放的冒險性格及雄健恢宏的拓邊精神構成了海派文化的開創性特徵。之後西方文明又於此首先登陸華夏大地,上海由一個小鎮迅速蜕變為全國的商業經濟重心,中西大匯融的海派文化隨之漸趨形成。

上海文化在外來文明和中國傳統文明之間,在精英文化和通俗文化之間呈現出開放的姿態,敢於打破成規,鋭意革新,廣採博納,“海納百川,兼容幷蓄”成為海派文化的精髓,並體現於上海文化的方方面面。

標籤: 解讀 歷史 上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hk/guoxue/zixun/kv36n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