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國學 >國學經典 >

論述三綱五常的現代意義

論述三綱五常的現代意義

中國有着上下悠悠五千年的歷史為文化背景,在文化的星辰大海中,儒家文化像是一顆閃亮的明星在夜色中熠熠生輝,三綱五常是儒家倫理文化中框架。你知道三綱五常的現代意義是什麼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論述三綱五常的現代意義

  三綱五常(綱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架構。三綱、五常來源於西漢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一書,但最早淵源於孔子。何晏在《論語·為政》:“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中集解:“馬融曰:‘所因,謂三綱五常也。”。這種名教(名份與教化)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即通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社會的倫理綱常、政治制度。

“三綱”是指“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要求為臣、為子、為妻的必須絕對服從於君、父、夫,同時也要求君、父、夫為臣、子、妻作出表率。它反映了封建社會中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一種特殊的道德關係。“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用以調整、規範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人倫關係的行為準則。名教觀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過上定名份來教化天下,以維護封建社會的倫理綱常、等級制度。封建社會時用三綱五常維繫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產生了消極影響。

但今天三綱五常的積極方面-----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積極作用:如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品德,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等“綱”具有“模範”的意義,在社會倫理道德體系中,“君為臣綱”就是説上級是下

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係的基本法則,治國者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在他看來,人不同於其他生物的一個重要特點,在於人類具有與生俱來的五常之道。堅持五常之道,就能維持社會的穩定和人際關係的和諧。從宋代朱熹開始,三綱五常聯用。

孔子把倫理道德的“仁”、“禮”觀念看成是一種無社會現實各領域結構關係、無歷史發展抽象絕對化地政治存在就是片面地社會存在觀念,期望“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就不是可實踐的社會指導思想,孔子一生抱負終成遺憾就理之所以了,在失去了應有可能的觀念依據
的人本體的現實存在,往日倫理關係中的人本體已不是應對新的、倫理形式的代表本體。

小結:儒家的學説簡稱儒學,是中國古代的主流意識流派,自漢以來在絕大多數的歷史時期作為中國的官方思想,至今也是一般華人的主流思想基礎。

標籤: 三綱五常 論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hk/guoxue/jingdian/ek6dl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