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程吧 >

国学 >国学资讯 >

中国戏曲大全之彝族撮泰吉

中国戏曲大全之彝族撮泰吉

彝族撮泰吉是贵州省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传名单,他是仅存在于贵州彝族的一种古拉的戏剧形态,撮泰吉彝族翻译为:人变化的戏。彝族撮泰吉是中国戏曲文化中的活化石,至于起源已经无从考证,要彝族书籍中亦无记载。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简介
  彝族撮泰吉:贵州省第一批国家级传统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戏曲大全之彝族撮泰吉

撮泰吉是仅存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嘎寨的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撮泰吉为彝文译音,“撮”字意为鬼,“泰”字意为变化,“吉”字意为游戏,通译为“变人戏”或“人类刚刚变成的时候”、“人类变化的戏”。其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彝文典籍中亦无记载。

撮泰吉一般于农历正月九年级到十五演出,旨在驱邪祟、迎吉祥、祈丰收。其演出多在夜晚进行,表演形式十分独特,表演者用白色头帕将头缠成尖锥形,身体及四肢用布紧缠,象征裸体。部分人头戴面具,所戴面具主要有五面,分别是彝族老人(1700岁)、老妇人(1500岁)、苗族老人(1200岁)、汉族老人(1000岁)及小孩。面具长约一尺,前额突出、鼻子直长、眼睛及嘴部挖出空洞,用锅烟涂为黑色,再以石灰及粉笔在额头和脸部勾出各种线条,黑白相间,极显粗犷、神秘、古朴和森严。不戴面具者为山林老人或山神(2000岁),是自然与智慧的化身。

溯源
  关于"撮泰吉"产生的年代,因史料缺乏,现已难以稽考。从戏的内容分析,可能孕育于汉时期,以后经过不断修改、补充,到清代中叶才基本定型。

"撮泰吉"如今只流传在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村。该村地处海拔2800多米的芦虹山区,这里山高箐密,气候寒冷,霜冻期长,主要农作物有玉米、洋芋、荞麦等,单产很低,当地人民生活十分清苦。全村61户,住的都是低矮的草房,没有一间瓦房。由于医药卫生和科学文化落后,加之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当地村民遇上天灾人祸时习惯用祭山神、打粉火、滚鸡蛋、念鬼等手段驱灾除疫,祈求平安。裸戛村彝、苗、汉杂居,13个姓氏61户人家中,文、周二姓为大姓,各有12户。"撮泰吉"的戏主为文道华,彝族,从父亲上溯五代都是毕摩,都主持并参加"撮泰吉"的演出。

千百年来,"撮泰吉"默默无闻地在贵州西部的深山野林中自生自长,它很少受到汉文化的影响,而保留了浓厚的原始艺术的本色。如此古老的戏剧在我国已经极其罕见,因此一经发掘出来,其巨大的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就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每年都有大批国内外学者前往考察和研究。

艺术特色
  "撮泰吉"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九年级到十五演出,旨在驱邪崇、迎吉祥、祈丰收。演出多在夜晚进行,地点选择在村旁山间的一块平地上。若遇天灾人祸,年成不好,则隔几年才举行一次。

"撮泰吉"面具用杜鹃、漆树等高山硬杂木制作,工艺非常简单,先用斧头将一尺左右长的圆木砍成毛胚,然后粗略地刻出五官即成。面相不分男、女、老、少,惟以有须无须来区别性别和年龄。色彩单一,不用油彩精心描绘,只用墨汁或锅烟随便涂咸黑色,演出前用石灰或粉笔在脸上、额上画出道道白线。其造型的主要特点是,脑门格外隆凸、鼻子粗直修长,高鼻梁;眼睛外角上扬,呈逆八字型,无唇齿、无耳朵,给人一种雅朴、原始、怪诞、无鬼气、无邪气,无秀气,无脂粉气,野气浓重、雄浑大气的感觉。演员戴圆锥状、高尺余的头饰。其总体风格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懑憨、稚拙、怪诞、夸张。

传承价值
  "撮泰吉"是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艺术创作的结晶。在交通文化都不发达的年代,他们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出来,又能传承下去,最佳的办法是用歌、舞、戏的形式,即可以口传心记,亦可以寓教于乐。"撮泰吉"正是这种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原汁原味的彝族古戏,不论从它反映的内涵,还是其表演的形式,都是彝族的独创作品,没有受到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撮泰吉"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彝族戏剧的活化石"。无论在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还是在戏剧、舞蹈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unchengba.com/guoxue/zixun/ek0q0l.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