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程吧 >

占卜 >周易算命 >

八字中的“阴阳”是事物矛盾的两方面

八字中的“阴阳”是事物矛盾的两方面

八字中的“阴阳”是事物矛盾的两方面

八字中的“阴阳”是事物矛盾的两方面

“阴阳”概念的产生,本与“八字”算命术无关,它来源于早期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人们将太阳光能照到的地方称之为“阳”,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称之为“阴”。

因此,“阴阳”的最初含义是表示与阳光有关的两种自然现象。后来人们将“阴阳”的概念引申出去,用“阴阳”表示一对既相互依靠、又相互对立的事物。用哲学术语来说,就是用“阴”和“阳”表示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其中以“阳”表示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以“阴”表示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

比如:

在“男人和女人”这一对事物中,就可以“阳”代表“男人”,以“阴”代表“女人”;

在“太阳和月亮”这一对事物中,就可以“阳”代表“太阳”,以“阴”代表“月亮”;

在“国王和人民”这一对事物中,就可以“阳”代表“国王”,以“阴”代表“人民”;

在“白天和黑夜”这一对事物中,就可以“阳”代表“白天”,以“阴”代表“黑夜”;

在“教师和学生”这一对事物中,就可以“阳”代表“教师”,以“阴”代表“学生”。

除此之外,还可以“阴阳”表示不同的属性:

以“阳”表示:热、刚、健、伸、富、贵、君子;

以“阴”表示:冷、柔、病、屈、穷、卑、小人。

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借助“阴阳”概念的延伸,用“阴阳”来描述不同状态下的“气”:

“阳气”:处于主动状态下,对事物发展起着支配作用的气场;

“阴气”:处于被动状态下,对事物发展起着次要作用的气场。

于是乎,我们就可以用“阴气”和“阳气”的矛盾运动来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这也就是中国传统科学,如中医学、气功学、天文学、地理学、术数学等所走过的道路,它同时也是“八字”方法的基础。

公元前780年,也就是周幽王二年,西周三川发生了大地震,当时的太史伯阳父用阴阳二气的矛盾运动解释了地震发生的原因: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今三川实震,是阳失其所而镇阴也。阳失在阴,川源必塞。源塞,国必亡。”(《国语·周语上》)这里的“阳”是“阳气”,“阴”是“阴气”,这两种不同功能态的气物质相互对立的矛盾就造成了地震。

中国传统医学的宝典《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健康同气密不可分: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经过作者的长期研究发现,在《黄帝内经》中所阐述的“气”,绝大部分的含义都不是指空气,而是指作为万物本源的“炁”,在上面引文中出现的“气”,就应该是“炁”(详细讨论见我的专著《形炁学原理》)。下面引文中出现的“气”也是指“炁”,不再重复。

《黄帝内经》认为“阴气”和“阳气”是维持人体平衡的两大要素,一旦一方过多或者过少,人体就会表现出病症,同时人体必须顺从气的运动规律来安排生活,否则就容易导致疾病的产生: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击铸锥,不亦晚乎!”(《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这里的“阴”是指“阴气”,“阳”是指“阳气”。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这就是阴阳二气失去平衡以后的临床表现。

在八字算命术里,阴阳还将和“天干”、“地支”以及“五行”结合起来,共同完成对人命运的分析,这些介绍将在以后各章中陆续展开。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unchengba.com/zhanbu/suanming/m4j8kq.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