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民俗 >風土人情 >

壯族中元節 壯族中元節如何由來

壯族中元節 壯族中元節如何由來

每年的七月十四日就是中元節,是中國傳統意義上的鬼節,壯族人會非常重視的節日,節日僅次於春節。那麼關於壯族中元節,你具體都瞭解多少呢?壯族中元節是如何由來的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壯族中元節 壯族中元節如何由來

七月十四至十六是中元節,俗稱鬼節。這是壯人僅次於春節的大節。從七月初七就已經開始有節日的氣氛了。七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壯族受漢族的影響,也很同情這對難得相會的夫妻。但壯人還另有說法,認為今天是仙女沐浴的日子,用水來染布、做醋、煮藥,格外好,所以家家戶戶中午有人趕往河邊或山泉挑水。有些地方把初七當女兒節,出嫁的女兒不但不像織女那樣渡過鵲橋尋夫,反而離開夫家回到母親的懷抱。

初七過後,人們便為中元節辦貨,忙著趕圩採購香燭和鬼衣紙。節日到,家家戶戶殺雞宰鴨殺豬,一派節日氣氛。有的地方從初七開始就用鮮筍煮水迎祭祖先。十四日開始大祭,供桌上擺滿了豬肉、整雞、整鴨、米粉、發糕、餈粑、糯飯,一直襬到十六日。每次用膳這前,得先把供品熱一下,祭過祖,才能進餐,供桌下撂著一個很大的紙包袱,裡面塞滿了藍、白、紫色紙剪成的鬼衣和紙錢。每次祭祀都燒一些,燒過之後,用芭蕉葉、海芋或荷葉包好灰燼,等到十六日最後一次燒完,一起包成兩大包,由一位老人頭戴竹帽,用竹棍挑往河邊,放在水面任其沉浮。有的人家還燒紙船、紙馬和紙屋,讓祖先滿載而歸。

壯族中元節的來歷:
  在廣西桂林的壯族,與柳州賀州河池地區的壯族人一般統稱為“北壯”,他們的中元節一般提前一天,也就是在農曆七月十四過,又叫“七月半”。這源於一個陽朔壯族人民的傳說,相傳以前廣西老百姓也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節。到宋朝壯族英雄儂智高因不滿朝廷苛捐雜稅和強力欺壓而率領族人起義,桂林陽朔的壯族首領莫一大王也揭竿而起配合儂智高起義,相傳莫一大王法力高強,德高仁重,當地壯族人紛紛投奔聚集,宋朝當局害怕至極,派重兵來陽朔鎮壓莫一大王起義軍,莫一大王為了補充兵員,便施法在後山的竹林裡,給每一株竹子的每一節裡都孕育一個士兵,需要做法81天,到期便有千軍萬馬奔騰人間,為了保密他沒有告訴任何人。當做法中期的一天,莫一大王的妻子因為到後山砍柴,不小心砍到一株竹子,發現裡面居然有一個個尚未睜開眼的小人,大驚失色之下把這個情況告訴了鄰居,隨後逐漸傳到了官兵耳裡,於是宋兵提前到農曆7月14這天大舉進攻莫一大王,莫一大王因準備不夠而兵敗被俘就義,起義失敗,莫一大王被壯族人葬在陽朔縣高田鎮沙子溪村旁的白虎山下,為了紀念莫一大王,壯族人把中元節定在了7月14這一天,每年清明時節漫山紅彤彤的杜娟花似乎在訴說著壯族人民不屈不饒的民族精神。

中元節依舊。不過,人們已不信鬼神,僅以祭祀禮儀,表示對逝者的緬懷,求的大多是親人團聚,共同祈盼的是家庭的和睦,民族的團圓。壯族人民在中元節這一天,晚餐家家都要吃螺螄釀和煮鴨子,晚上戶戶都在野外給先人燒香燒紙錢,撇除迷信觀點,倒也煞是壯觀!

小結:壯族在鬼節之前的七夕情人節,就會有節日的氣氛,場面非常熱鬧。壯族人會在中元節時候買很多祭祀品,家家戶戶都殺雞殺鴨,祭祀祖先,讓自己的祖先滿載而歸。

標籤: 中元節 壯族 由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tw/minsu/fengtu/r9w1q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