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民俗 >風土人情 >

白族有哪些節日,一起去湊個熱鬧吧

白族有哪些節日,一起去湊個熱鬧吧

中國的節日非常多,而且中國人就特別喜歡熱鬧,過節的時候都很隆重。傳統的節日過了這麼多年,形式內容什麼的大家都瞭解很多了,少數民族的節日大家有沒有興趣呢?白族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少數民族,他們有哪些好玩的民族節日呢?一起看看。

白族有哪些節日,一起去湊個熱鬧吧

  火把節、三月街(民族節)、清明節、中元節、冬至是白族傳統的節日。除此之外,白族也和漢族一樣,每年農曆正月七年級至初十過春節,七年級有搶新水的習俗,誰第一個接到新年的第一湯泉水,那麼來年裡肯定會很吉祥。在七年級到初五不準動除了廚具以外的金屬器具、不準潑水及掃地。八年級祭天地,九年級祭山川、草原。怒江白族大年三十晚飯前祭祖時,忌諱外人在場。大年三十,要把借給別人的東西要回來,否則來年找錢不順,糧食不豐。因而借了別人家的東西,必須在大年三十之前還給別人。大年初七為女人節,婦女不做飯,不背水,也不做其他任何勞動,而是盡情地玩耍;大年初九為那男人節,男人休息。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祭祖節。元江縣的白族每年的三月會或天子廟會期間,禁止殺生。雲龍縣的白族,七月半這一天不準人們到處亂走。

三月街
  唐代,南詔國都城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不僅是雲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且是南詔國與東南亞儲古國進行文化交流、貿易通商的重要門戶。當時佛教已傳入南詔,南詔白族先民對觀音菩薩極為崇拜,“年年三月十五日,眾皆聚集,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觀音處,後人於此交易,傳為祭觀音街”。這是最早的三月街。之後,三月街逐漸由宗教廟會演變為民間物資交流會。明代白族史學家李元陽的《雲南通志》中記載:“觀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蒼山下貿易各省之貨。自唐永徽間至今,朝代累更,此市不變。”清代,三月街達至空前的規模和盛況。

1991年,大理白族自治州把三月街定為“三月街民族節”。節日期間,中外客商雲集,集貿市場活躍。由12個縣市代表隊參加的大型文藝表演,演出霸王鞭、八角鼓、雙飛燕、龍燈等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此外,還有賽馬、洞經音樂演奏、龍舟賽等文體活動。

火把節
  火把節在白族語中叫福旺午,於每年夏曆六月二十五舉行,是白族的傳統節日,節日當天,男女老少聚集一堂祭祖。通過拜火把、點火把、耍火把、跳火把等活動,預祝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節日前夕,全村同豎一根高約一二十米的大火把。用松樹做杆,上捆麥稈、松枝,頂端安一面旗。旗杆用竹竿串聯三個紙篾紮成的升斗,意為連升三級。每個升斗四周插著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人壽年豐、五穀豐登、六畜興旺之類字畫的小紙旗;升斗下面掛著火把梨、海棠果、花炮、燈具以及五彩旗。火把節的中午,人們帶上小火把、紙錢、香燭、供品,到祖墳前掃墓、祭奠。小火把點燃後,撒三把松香薰墓,等火把燃到把杆後方能回家。墓地如離家甚遠,則在家裡祭祀。

太陽落山前,各家提前吃完晚飯,扶老攜幼出門觀賞火把和跑馬。跑馬的有大人、有小孩。繞火把跑三圈後,才能向遠處馳騁。不跑馬的,就挨家挨戶欣賞各家門前的火把,看誰家火把精緻美觀。在全村的大火把點然之前,年輕的媳婦們打著傘,背上新生嬰兒在火把下轉三圈,以示祛邪得福。

繞三靈
  每年農曆四月下旬,白族人民都要舉行為期三四天的“繞三靈”。節日期間,成千上萬的男女老少都身穿民族盛裝,彈奏著樂器,邊唱邊舞,齊聚“神都”聖源寺,進行朝拜儀式,並開展各種文藝活動。相傳,南詔大將,大理國段氏祖先段宗膀,是白族中最高的神中之神。他所居住的寺廟稱“神都”,建於上陽溪聖源寺。

耍海會
  雲南洱海沿岸的白族人民,每年農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舉辦一次傳統的耍海盛會。相傳過去洱海里有條凶殘的大黑龍,年年興風作浪,塗炭人民。聰明智慧的白族人民雕一條黃木龍,放進洱海去同黑龍決鬥。兩條龍在洱海中展開了惡戰,白族人民聚集在岸上為黃龍吶喊助威。黃龍鬥累了伸出頭來,大家一齊扔去饅頭:黑龍伸出頭來,大夥丟下石頭。於是黃龍越鬥越強,黑龍又飢又乏,被咬得遍體是傷,慌忙逃往漾濞江。從此,海水外洩,風平波靜。為了紀念這一勝利,每年到了這一天,白族人民身穿盛裝,撐起花傘,從四面八方乘船或步行趕來耍海。

小結:少數民族的節日一般只有民族內部會慶祝,不過如果外族人想參加,也會受到熱烈歡迎。大部分的人都是很友好的,所以如果對這些節日感興趣,可以約朋友們一起去湊湊熱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tw/minsu/fengtu/q79xw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