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民俗 >風土人情 >

錫伯族的風俗習慣 你具體都瞭解哪些?

錫伯族的風俗習慣 你具體都瞭解哪些?

錫伯族名稱的由來是因為他們口語自稱為slwe或者是sibe,經過了一系列的歷史更改最會確定了叫錫伯族。那麼關於錫伯族的風俗慣,你具體都知道哪些呢?哪些是你不太瞭解的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來往下看看吧!

錫伯族的風俗習慣 你具體都瞭解哪些?

錫伯族音樂舞蹈
  民間音樂:錫伯人能歌善舞,錫伯族的音樂分戲劇音樂和說唱音樂。戲劇音樂(錫伯人稱秧嘎牧丹)又分為平調和越調兩種。平調是指錫伯人在東北時就有的音樂。錫伯族的說唱音樂曲式結構比較簡單,十分方便記憶和流傳。錫伯歌曲的內容大多與錫伯人的歷史、生活、婚嫁、勞動有關。錫伯族說唱音樂中最著名的曲調有:田野歌、蝴蝶歌、海蘭格格、打獵歌等。

美女
  民間舞蹈:錫伯族的代表性舞蹈是貝倫舞。貝倫舞的舞姿非常優美,其動作主要體現在上肢的雙手上,下肢的動作不多。特點是扭肩、甩臂、拍地、甩胯。男子舞恣粗曠、灑脫,女子舞態優美、舒展。貝倫舞多為男子先出場獨跳幾個回合後,邀請女伴入場。在男女共舞時,兩人身體不能接觸,否則會被認為技藝不高。薩滿舞是錫伯人從薩滿的跳神借鑑而來,薩滿舞分單人和雙人兩種,無論何種,舞者均著薩滿裝束,雙手分持神鼓和鼓槌等薩滿神器,邊跳邊唱《薩滿春》。

錫伯族婚姻俗
  錫伯族婚禮隆重而熱鬧,一般多在農閒的深秋或初冬舉行。
  當青年男女確定戀愛關係後,男方就會找一位有威信、能說會道或與女方家庭關係密切的人去提親。提親時要帶一瓶禮酒或其他禮物,這叫“登門禮”。如果女方家接受了“登門禮”,媒人第二次就把男方帶去,由媒人正式提親。經過數次登門造訪,女方長輩便擇日正式許親,這一天實際是男方在女家舉辦一次小宴宴請女方的直系親屬,這叫“認門宴”,從此兩家便結成秦晉之好,開始禮尚往來。 從許親到正式結婚,還有許多環節,其中最重要的是訂婚儀式,稱為“行肯協仁”(叩頭禮)。叩頭禮標誌兩家已締結婚約,是不能隨便推翻的。叩頭禮上,還要大致確定婚禮的日期。

錫伯族的婚禮十分隆重,一般親戚朋友和街坊近鄰都要盡力相助。婚禮進行前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聘請奧得爾阿姆(簡稱奧父)和奧得爾額妮(奧母)“奧父、奧母”,意思是迎親老人,男方要在新郎的長輩中,選擇與女方父母輩份相同、年齡相當、聲望高、善於辭令又能歌善舞的男女各一人,作為娶親隊伍的全權代表,協調解決迎親過程中的各項事宜。此外還要挑選6名“打丁巴”的小夥子和幾名年輕姑娘,組成迎親的隊伍。

婚禮前後要進行好幾天,主要是女家舉行出嫁儀式,男家進行成婚大典。出嫁儀式,是在女家舉辦的以宴客為主的禮儀活動,稱作“阿吉協仁”(小宴日)。第二天男家舉行成婚大典,即“安巴協仁”。新娘的嫁妝要由哥嫂和孃家的人親自送去,去的人一般男女各半,開啟箱籠展示嫁妝時,新郎的母親就往箱櫃裡塞錢放紅包,祝願新婚夫婦金銀滿箱,幸福長存。孃家的人認為滿意後,鎖好箱子,移交鑰匙,以示大權轉交給了新郎家。迎親隊伍臨出門前,岳父還要將兩瓶裝滿五穀種子的瓶子送給新郎,以祝將來五穀豐盛,糧食滿倉。

新娘由伴娘扶著和新郎並肩而行,在正房門前,新郎新娘面北叩首,參拜天地;然後,新郎跨入門內,隔門欄男女對跪,新郎用馬鞭挑下新娘的紅蓋頭;之後,新娘進屋,在灶前對跪,用“哈達”將切成片的羊尾巴油投入灶火之中,以作“白頭之誓”。此後,夫妻才到正屋,先向喇嘛叩頭,喇嘛摸頂後,再向父母跪拜,這一切完畢後,新娘入洞房,等到晚上喝“合歡酒”後,才下炕,給公婆敬酒。
  婚禮這天,男方要大宴賓客。宴客直至晚上,還要舉行貝倫舞會,慶祝婚禮。第三天,新郎、新娘上墳祭祖,男方一般還要宰羊宴請親家及其家人。新婚夫婦第9天回門

錫伯族服飾
  錫伯族的服飾是在清代滿族服飾基礎上演變而來的,至今仍保留著獨特的民族服飾特點。
  男人穿的長袍,衣領不高,大襟鈕釦在右側,左右下面開叉。選用的布料,多為藍色和棕色,也有青色的。長袍外套馬褂,多為青色。短襖,多為青壯年勞動時所穿。腰帶,多為青、藍色,用布料或緞料做成,也有用皮製作的。帽子多為圓頂帽或雙沿帽。

錫伯族婦女也穿長袍(旗袍),式樣與男式差不多,只在邊沿袖口用花邊來點綴。青年婦女多用色彩鮮豔的布料或綢緞來製作,兩邊開叉較低或不開叉。女人穿坎肩,多為對襟,左右開叉。青年人多在背後開叉,左右不開叉。中老年婦女夏天包白頭巾,冬天多戴棉毛坤秋帽。未婚女子包花白巾,梳單辮子,喜歡戴花,新婚婦女結髮,在腦後盤結,插上簪子,戴各種金銀寶石等首飾。

錫伯族飲食慣
  錫伯族主食以米、面為主,過去食用高梁米居多。麵食以發麵餅為主,也吃饃饃麵條和韭菜合子、水餃等。多以牛、羊、豬肉為主,冬閒時錫伯族還常進行狩獵,野豬、野鴨、野兔、黃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見的。錫伯族還喜歡在夏季製作麵醬以調味。典型食品:發麵餅、布林雪克燉魚等。

錫伯大餅:“發拉哈額芬”為錫伯語,意為發麵餅子。錫伯大餅獨具特色,深受錫伯族群眾喜歡。這種餅大而薄,微起點點烤黃的小泡,色淡黃,卻不夾生,柔軟可口,錫伯人早餐待客時多用這種鮮餅。主婦前一夜就發好面,早炊前再摻入適量麵粉和蘇打粉(或鹼),再“醒”十幾分鍾,便可烤制。擀麵要求又圓又勻,厚度為半公分左右,大小以鍋為標準,可大可小。將鍋燒熱,要求掌握火候,不宜火旺或火小,貼上擀好的麵餅,待微起點點烤黃的小泡後,再翻一面,這樣三翻九轉即可烙熟。用發麵餅佐以錫伯族特有的菜餚,別有風味。發麵餅上桌時分天、地面,天面必須朝上,地面朝下,切成四瓣擺在桌沿一邊。

花花菜:錫伯族有一種別有風味的鹹菜,當地稱之為“哈特混素吉”,也叫“花花菜”。每年秋末,錫伯人家都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胡蘿蔔等切成細絲醃製鹹菜,由於及時拌以鹽並盛入瓦罐裡,各種蔬菜都保持了原有顏色,紅、綠、白、黃等色彩分明,在缺少新鮮蔬菜的冬天,一盤色彩分明、味道鮮美的花花菜能激起人們的食慾,有的人家可以把花花菜吃到第二年秋天。

布林雪克燉魚:布林雪克燉魚也是頗具風味的錫伯菜餚。“布林雪克”是一種野生的香菜,這種草具有奇特的香味,因形似柳葉,故錫伯人稱“布林哈雪克”,譯成漢語就是柳葉草,也有譯作魚腥草。魚腥草燉魚,一般將鮮魚去鱗片開膛洗淨剁成塊,下鍋清燉,加鹽、辣椒麵和魚香草嫩莖,魚肉和魚湯特別清香。

韭菜盒子: “色姆克爾額芬”即韭菜盒子。色姆克爾額芬具有辛辣可口、味美香濃的特點。每逢春秋兩季,錫伯人家都會割來新鮮韭菜,揀好、洗淨後切成丁狀,加適量清油和食鹽在盆裡拌好,然後把和好的死麵分成若干拳頭般大小的麵糰,擀成薄而圓狀,將準備好的韭菜餡均勻地鋪在麵餅的半部,再把另一半折過來,邊子壓實,貼到燒好的鍋裡,三翻九轉即可上桌。 這種韭菜餅子,麵餅擀得越薄越好。烙餅時,澆以適量清油,即成油炸韭菜餅子,味道更佳。

錫伯族居住慣
  錫伯族先民拓拔鮮卑部最初也以穴為室,大興安嶺北部叢山密林中的“嘎仙洞”就是錫伯族的發祥地。古老的錫伯族原始部落,還用取材方便、容易建造的“草窩棚”作原始住宅,後隨社會的發展,這種古老的居住形式被更為先進的帳篷、馬架子等住宅形式所代替。

錫伯族西遷伊犁河谷後,從狩獵部落轉為農業民族。被編入滿洲八旗之後,以族為單位,按八旗八牛錄,每牛錄周圍修築城堡,城牆上築女兒牆,女兒牆隔數米處留有一垛口,以備兵亂。城堡周圍大小不一,大者七八里,小者則四五里。

在牛錄內每家均自成院落,以矮土牆圍成庭院,庭院一般都分前後院,前院修蓋馬廄,牛羊豬圈、草棚和農具棚;後院是菜園,栽種各種蔬菜、果樹、花卉和榆、楊樹等。住房一般為三間,也有多至五間者,屋頂為人字型,大門多向南開。鍋臺砌於中間的堂屋,通東西耳房火炕。按慣西屋為上,長輩住西屋南炕,幼輩睡北炕,睡覺時枕頭臨炕邊。炕中又以西炕為貴,主要供奉佛龕和放置木櫃等。東屋為子媳住室,房中近頂棚處,橫有一根椽子,吊有木製的小孩搖籃。窗戶為木製格子大窗,有各種雕刻圖案,最常見者為牡丹和蓮花,紙糊的窗戶有剪紙裝飾。建築與裝飾諧調一體,獨具風格。
  現在隨著錫伯人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相繼蓋起了磚砌的寬敞新房,過去的舊房基本上絕跡了。

喜利媽媽
  “喜利媽媽”是錫伯族保佑家宅平安和人口興旺的神靈,“喜利媽媽”作為一種傳統的結繩記事辦法被一代代錫伯人保留至今。它是用長約10米的絲繩,上面系許多小弓箭、背式骨(髀石)、箭袋、小吊床、銅錢、五顏六色的布條、小靴等組成。平時裝入紙袋裡,掛在室內西北牆角。每年農曆大年三十,由袋裡取出來,從西北牆角斜拉到南牆角,家人為其焚香叩頭;到二月八年級再裝回紙袋裡,掛回原處。製作“喜利媽媽”時還很有講究,所有的布條、絲繩、髀石、弓箭、小吊床等須到人口多、輩數全的大戶人家去索取,並邀請家族中輩份高、子孫多的老人來製作。製作時以本家族的輩數傳襲為本,增加一輩人就往“喜利媽媽”上添一背式骨(髀石),每生一子添一小弓箭,預示他將成為一名射手,每生一女添一布條或小吊床,預示她將來洗涮縫補,勤勞致富,生兒育女,子孫滿堂。

射箭之鄉
  弓箭在錫伯人的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無論是古代從事,還是編入清“八旗”從戎,都要靠好的箭法。時至今日,錫伯族仍然傳承著射箭的俗。
  錫伯族的孩子們在會跑時就教騎馬,能拉弓時就開始學射箭。按錫伯族慣,如果生了男孩,父輩要給他添一把小弓和一支小箭,並用紅絲繩懸掛在門口,祝願孩子長大後成為能騎善射的好漢。有的在孩子過10歲生日那天,父親一定要送一把用榆木、牛筋做的硬弓,作為最好的紀念。 在錫伯人聚居的地區村村有射箭場,家家有弓箭,當一名神射手會受到眾人的格外敬重。錫伯族的青年男女在社交中也以弓箭結緣,小夥子向姑娘求愛,要以高超的射箭技藝才能博得姑娘的芳心。

錫伯族對箭和箭靶都有講究。古式響箭射出去會發出響聲,這種箭的箭頭用獸骨製成,呈尖圓形,箭頭上有4個小孔,箭離弦後,由於速度快,空氣從小孔中穿過,發出響聲。古式響箭的箭靶是用馬皮和毛氈特製的,靶上用6色布做成布圈,靶心是紅色的。射手射中哪一圈,那個圈便會掉下來,在比賽時,計算成績一目瞭然。

射箭是錫伯族最喜愛的一項傳統的群眾體育活動。經常在勞動之餘在村莊附近舉行各種射箭比賽。比賽場地因陋就簡,在空地上豎起兩根木杆,中間拉上麻布或毛氈,這就是箭靶;有的還以草人作箭靶。比賽時往往分成老年、中年、青年等幾隊。這種射箭比賽的距離有遠有近,遠的達240步,近的80步。比賽方式也不盡相同,有立射和騎射等。現在每逢中秋節、春節、“四?一八”時,錫伯族都要舉行射箭表演和比賽。20世紀70年代察布查爾縣成立了射箭隊,蓋起射箭廳,多年來,為國家輸送了許多優秀射箭運動員,多次在國內外比賽中奪得了金牌和銀牌。

打圍和捕魚
  打圍,又叫撒圍或狩獵,也稱打獵,這是錫伯人的傳統生活方式。錫伯族一首古老的民歌《狩獵歌》描述了他們這種豪邁的生活氣息:雪花如蝶飛/馳騁共撒圍/踏遍千重山/獵夫凱歌回。每當冬季農閒時節,錫伯族人便相約外出狩獵,有時十幾人,數十人,甚至好幾個村莊的人在一起打圍。他們運用世代相傳的嫻熟箭法,或拉弓射箭,或單臂投、圍殲,獵取豬、黃羊、兔子、野雞等,常常滿載而歸。

錫伯人打圍有個古老的俗,不論獵取的多少,所有參加者無論大小都是平均分配,即便過路人碰到分獵物時,也毫無例外地分得一份。不過,獵物的頭和蹄子應分給首先命中者,這是一種獎勵。錫伯人認為,獵物是大自然賜予大家的,不是屬於哪一個人的,不能獨用。

錫伯人把打圍看成是一種團結和吉祥的象徵。如今,錫伯人對野生動物保護十分重視,圍獵這一古老傳統很少舉行,而捕魚卻成了他們有趣的活動。每當捕魚季節,他們帶杈拿網紛紛來到伊犁河上,一顯身手。魚肉是人們餐桌上的佳餚,常常以魚湯和高粱米飯同吃。他們把多餘的魚醃製成“臘魚肉”留作冬季食用。

錫伯族傳統娛樂活動
  錫伯族的傳統娛樂活動豐富多彩,包括射箭、摔跤、賽馬、角力、滑冰、等活動,此外還有盪鞦韆、放風箏、棋類(卡塔)、嘎爾出克(髀石)遊戲等。
  打瓦爾:是錫伯族喜愛的一種體育活動,它起源於錫伯族的狩獵時代,不僅可以鍛鍊臂力、眼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人的集體觀念。 打瓦,人多人少均可以。每人手中拿一方形厚木塊叫做“瓦”,分成人數相等的兩個組,打瓦之前先賭出立瓦組和打瓦組,輸者立瓦,贏者打瓦。具體方法是:雙方在規定好的距離線上,打瓦者用瓦將立瓦者的瓦打倒就算通過。打不著或是打不倒都算“燒死”。第一次打稱打頭面,打時打瓦者口中也要喊頭面,喊錯了或是不喊,都算“燒死”。“燒死”者,允許別人來救,救活後可以繼續打,救不活的,就要變成立瓦者,而原來的立瓦者就變成了打瓦者。頭面瓦打完了,再打二面、三面,一步比一步難度大。如果有一個人完不成,就全體“燒死”,由打瓦變成立瓦。

摔跤:是一種比賽力量和技巧的對抗性很強運動,是錫伯族群眾喜愛的民間傳統體育專案。每逢婚嫁、節日等吉慶日子都要舉行,對獲得勝利者給予獎勵。摔跤形式多種多樣,除了國際式摔跤與中國式摔跤外,還有本民族的摔跤形式。古典式摔跤、摔跤手的年齡、體重要差不多,摔跤時也沒有固定的程式,只要一方的雙手、膝蓋或背脊一著地,就算輸了。一種是自由式摔跤,參加比賽的選手不分體重、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只要一跤把對手摔倒就算勝利。錫伯族還有一種摔跤形式,將摔跤手的雙腿用一條麻袋裝起來,麻袋口紮在腰間繫緊,雙方只能用上肢的力量和技巧摔倒對方。還有一種馬上角力,也叫馬上摔跤。比賽時,騎手一手執轡,一手抓、拉、推、搡、扭對方,或則把轡壓在坐鞍上,馬鞭叼在嘴中,當兩馬相交之際,雙方交手較量都力圖把對方拉下馬來,拉下馬就算贏了。爭鬥中兩騎往往左右盤旋,騎手扭在一起,拼力摔拉,鬥智鬥勇,險象叢生,驚心動魄。

錫伯族吊籃
  古代的錫伯族以狩獵為生,為行獵方便,更為了躲避獸害,把吊籃吊上樹杈。現在的錫伯人家裡都懸掛有吊籃,和屋樑平行,架設一根碗口粗的松木,上繫繩子,垂掛下來,套住吊籃四角。嬰兒睡覺時,吊籃內放一把笤帚,據說可驅夢魘、掃邪氣。普通的吊籃是用楊木、松木做的,考究的則用桑木,配以山羊皮的吊繩,黃銅的吊鉤。吊籃裡的被褥,一般用羊皮做,名貴的用貂皮或水獺皮做,年輕的母親一邊納著鞋底兒,一邊搖著吊籃,低吟淺唱,伴著寶貝兒進入夢鄉。錫伯人認為,吊籃越舊越好,如養育了幾代人,嬰兒無一夭折的吊籃,就被視為珍寶,人家會來求借。相反,如有嬰兒夭折的吊籃就要廢棄,另制新籃。

錫伯族宗教信仰
  錫伯族的宗教信仰較複雜,對宗教信仰的虔誠度雖然不是很深,但在錫伯族群眾中曾流行過原始崇拜、薩滿教、喇嘛教。
  錫伯族在長期從事狩獵和農耕生產過程中,產生了許多原始崇拜,併成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原始崇拜主要包括: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和祖先崇拜,如獵神崇拜、漁神崇拜、土地神崇拜、灶神崇拜、喜利媽媽崇拜等。

藏傳佛教喇嘛教在元代傳入錫伯族地區,當時在蒙古統治下的錫伯族群眾開始信仰喇嘛教,錫伯族西遷後仍然信仰喇嘛教,至今在東北和伊犁河谷還分別保留著“錫伯家廟”太平寺和靖遠寺。
  在錫伯族信仰原始崇拜的同時,還信仰薩滿教。薩滿教把宇宙分為上、中、下三界,上界天堂是神靈居住的地方,中界地面是人類居住的地方,下界陰間是魔鬼和靈魂居住的地方。薩滿教認為神、鬼主宰世間萬物和人類禍福,為了祈求神靈保護和不受魔鬼欺壓,薩滿是神的弟子,薩滿跳神驅魔,保佑人類平安。

錫伯族薩滿教沒有統一的教義、寺廟、宗教組織,也沒有定期的禮拜儀式和節日,只有跳神時唱的薩滿歌、跳的薩滿舞和薩滿畫。傳說伊散珠女神是錫伯薩滿的始祖,薩滿弟子必須經過攀登18級刀梯(寓意通過神界的18道關口)才能成為正式薩滿。錫伯族薩滿的職責,最初其範圍很廣,凡民間的疾病、婚喪喜事、出獵祭祀等都由薩滿管理,隨著社會發展,薩滿專司驅鬼治病,保護人們平安。

錫伯族的“鮮卑獸”崇拜
  錫伯人有不吃狗肉且喜歡養狗的慣,源於對“鮮卑獸”的崇拜。傳說“鮮卑獸”是一種似獅非獅、似狗非狗的動物, 男人把它的頭像刻在皮帶鉤上,上山打獵時特意繫上它,小孩的帽子、鞋子也都繡成“鮮卑獸”頭部形狀,有的人家把它的畫像掛在供桌前面,逢年過節,焚香叩頭,甚至在錫伯族的家譜中也有它的影象。

對“鮮卑獸”的來歷,錫伯族有一個流傳至今的民間傳說:居住在大興安嶺的錫伯族先民——鮮卑部落以狩獵為生,由於氣候寒冷,食物來源匱乏,生存艱難,部落頭人決定攜眾南遷。他們在莽莽的原始森林裡迷了路,走了許多天也沒有走出森林,就在他們彈盡糧絕、一愁莫展的時候,有一隻似獅非獅、似狗非狗的動物出現在了他們面前,他們跟著這隻怪獸平安的走出了森林。從此,錫伯人就把這隻似獅非獅、似狗非狗的怪獸當作神獸供奉起來。

祈年樹和樹木崇拜
  在察布查爾縣以西的愛新舍裡鎮依拉齊牛錄北2千米處,有一顆碩大無比的榆樹,錫伯族人叫它“文車熱哈林”,漢語意思是“祈年樹”。 祈年樹,樹幹圍約9米,樹高約15米,樹冠覆蓋面積一畝左右,樹幹上火燒的痕跡,證明它經受了劫難。它獨立於田野之中,蒼勁挺拔,枝繁葉茂,鬱鬱蔥蔥。若攀登樹杈上,頓覺風聲颯颯,遍體清涼,令人心曠神怡。

二百多年前,錫伯族從東北遷來時,這棵樹僅有碗口粗細。錫伯族古諺:“獨樹不能砍”,以為神靈庇佑,群眾特意加以保護,禁止小孩上樹伐枝。每年端午節,牛錄佐領邀集薩克達(德高望重的老人)和附近農民來樹下聯歡會,一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二為祈望豐收。

祈年樹,是錫伯族的樹木崇拜,實際上是一種自然崇拜的遺俗。錫伯族一直保留著這種崇拜樹木的俗,他們認為古樹是有靈的,或是一種風水樹,嚴禁濫砍亂伐。誰要是砍伐了風水樹,就會遭到大自然的懲罰。獨樹更靈驗。如果獨樹被歡伐了,就會遭受災難。

錫伯族哈拉與莫昆
  哈拉與莫昆制是氏族社會的產物。哈拉系錫伯語“姓”之意,是以父系血緣為標誌而組成的血緣共同體,即同一父系祖先繁殖的血緣集團;莫昆系錫伯語“氏族”之意,是同一哈拉內自然形成的血緣集團分支。哈拉是由男性祖先的男性後代組成,該哈拉的男性越多,哈拉的規模就越大,相反哈拉就越小,因此每個哈拉均由數個莫昆組成,有的哈拉規模大,有數百人,規模小的只有幾十戶。長期以來,錫伯社會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哈拉莫昆制度,自我完善、自我管理。

錫伯族西遷到伊犁河谷後組建了錫伯營,下轄八個牛錄,牛錄是集行政和軍事為一體的單位,每個牛錄又由數個甚至十幾個哈拉組成,而哈拉又有數個莫昆組成,莫昆又由數個家族群組成,家族之下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因此,牛錄、哈拉、莫昆、家族、家庭共同構成了錫伯族的社會體系。

錫伯族的尊老俗
  尊重老人是錫伯族傳襲至今的美德,在傳統的哈拉莫昆制度中,把尊重老人作為一條重要的“家規”。平時在節慶和紅白喜事上,要先讓老人坐上席。在路上遇到老人,要側立路旁,或下馬下車向老人問候“請安”,等老人應聲後才能離去。晚上老人沒有睡覺前不能先就寢。與長輩同行時,要在老人後面隨行,進出門時,要搶先幾步,先為開門,讓長輩先進或先出;進屋後,老人不先坐,年輕人不能坐。老人談話時,晚輩不能隨便插話,應束手聆聽。晚輩不能和長輩同桌飲酒。吃飯時,上每一道菜,長輩不伸筷,晚輩不能先吃,飯後必須等長輩放下筷子離席,其他人才能離席。晚輩不能直呼長輩的姓名。過年時,要先給家族中最年拜年,然後才去別處拜年。給小孩起名時,要請老人來起。

小結:錫伯族人對於長輩是非常尊敬的,見到長輩都是會首先問候。錫伯族飲食文化非常的豐富,錫伯族有很多屬於自己特色的,當然錫伯族也有一些禁忌,錫伯族不能吃狗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tw/minsu/fengtu/dqypw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