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民俗 >建築民居 >

天祝藏族草原文化是什麼,草原文化是怎麼一回事?

天祝藏族草原文化是什麼,草原文化是怎麼一回事?

草原是一個象徵只有的地方,在那廣闊無垠的大草原上,有着湛藍色的天空,綠油油的一大片草原上有着三三兩兩的羊羣,潔白的羊羣像我是落在草原上的珍珠,好一副美景。你對草原文化瞭解多少?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天祝藏族草原文化是什麼,草原文化是怎麼一回事?

1、藏族的分佈地特徵
  藏族主要分佈在青藏高原。青藏高原西起帕米爾和喀喇崑崙山脈,與克什米爾地區、阿富汗和獨聯體的中亞諸國接壤;向東到達橫斷山脈,連接鄰國緬甸和我國的雲南高原,並且瀕臨亞熱帶濕潤的“四川盆地”;北緣通過崑崙山、阿爾金山和祁連山以4000~5000m的高差與亞洲乾旱荒漠區的塔里木及河西走廊相連;南端以喜馬拉雅山脈為界毗鄰印度及喜馬拉雅山地國家尼泊爾和不丹。青藏高原的絕大部分位於我國境內,東西長約2700km,南北寬達1400km,面積約250萬km2,佔我國陸地面積的1/4強。它包括了西藏自治區和青海省的全部,以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甘肅、四川和雲南的一部分。它的自然特徵與眾不同,是地球上的一個獨特的自然地域單元。

青藏高原地處地球最高點,它是全球海拔最高的自然地域單元,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由於其地勢高聳、氣候寒冷而被稱之為“地球第三極”。這裏巍巍高山直入藍天,綿綿白雲環繞雪峯。它是南亞、東南亞眾水發源地,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進程中,高原以它廣闊無私胸懷哺育了中華黃河、長江流域文明和印度河流域文明。至今當代,它仍然對中華民族乃至南亞、東南亞人民的生存和發展有着決定性影響。

2、藏區的草原特點
  青藏高原草地面積約佔全國草地資源的30%。達1.20億hm2。可利用面積為1.06億hm2,其中,西藏0.57億hm2,青海0.38億hm2,川西北0.73億hm2,甘南0.73億hm2,佔全國北方草原區33億hm2可利用草地面積的48.2%。草原分為高寒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草原、高寒灌叢等。在各類草地類型中,以高寒草原與草甸草地面積為最大。兩者佔青藏高原草地面積的82%,是高原草地的主體,因氣候、地形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別。草原呈現東濕西幹由森林-草甸-草原-荒漠的地帶性更替。由於高原的持續隆起與氣候乾旱寒冷,青藏高原只有在高原東南部與東北部邊緣地帶分佈有小面積的森林。

高原多山,山體相對高差較大,山地上部與下部,陰坡與陽坡氣温懸殊,因而植被也呈差異性。山地上部與陰坡以高寒草甸為主,山地下部的陽坡和河谷寬隙地以草原為主,山地下部陰坡則分佈灌叢類。因此,順應氣候、山地和植被差異而進行季節植被劃分,進行季節輪牧遊牧便是畜牧生產必須遵循的規律。

草原區地域遼闊、地勢高峻,海拔都在3500m以上。氣候屬純大陸性氣候,“長冬無夏,春秋相連”是這一地區的氣候特徵,古有“五月解凍,八月草黃”之説。由於地勢高、日照長,太陽幅射強,牧草生長良好,草質佳,適口性好,營養價值高,且耐牧,適宜於各類牲畜發展的天然牧場。

高寒草原多分佈於海拔4000m以上,土壤為高山草原土,土層較薄而疏鬆,富含石礫砂壤,含水量很少,地表草皮層貧瘠。高寒草原為青藏高原上的主要草地類型,廣泛分佈於羌塘高原、青海高原、崑崙山內部山地及祁連山高山地帶。高寒草原是長期受乾旱、寒冷氣候的影響而發育成的草地類型。它以多年生密叢禾草、根莖苔草及小半灌木墊狀植物為建羣層片,具有牧草低矮、層次結構簡單、牧草生長期短、生物量低的特點。

高原草甸類型複雜多樣,由低温耐寒的多年生地面芽和地下芽草本植物為優勢所形成的植物羣落。其草羣結構簡單,層次不分明,牧草低矮高度18~20cm。呈叢生、蓮狀或墊狀,植株小,葉型窄,生長期短的特性。6月底開始萌生,7月初至8月底生長非常迅速,一片淺綠色,7月各類草長齊,8月下旬百花敗謝,9月中旬雜草枯黃,秋風刮過,風力達7~8級,但嵩草由於葉粗根深,仍緊緊紮根於草地而未裸露表土層。

高寒沼澤化草甸是由耐寒濕中生多年生地面芽與地下芽植物或混生草本植物的草甸植被類型。一般分佈於湖濱、山間盆地、河流兩岸的低階地、山麓潛水溢出帶(泉水處)、高山分水嶺的鞍部、高山冰雪帶下緣。

荒漠草地指由旱生的、葉退化的小喬木、灌木和駱駝藜所構成的稀疏植被。廣泛分佈於西藏阿里北部、西北部的羌塘高原、青海柴達木盆地等地。其植物分佈稀疏,覆蓋度極小,生物生產量低,生態系統簡單、脆弱。荒漠植被維持着荒漠區營養物質循環和能量流通的全部過程,又是防止風蝕和流沙的重要因素。荒漠植物由小喬木、灌木、半灌木,多年生旱生草本植物。在寒冷多風的冬春寒季,這些植物匍匐於荒漠大地上,使荒漠有了生機[2,3]。

高寒灌木叢是由耐寒的中生或旱生灌木為建羣層片所形成的植物羣落,廣泛分佈於高寒各地及森林線以上的高山帶。

草原區人口稀少是藏族的主要牧業區。犛牛約1300萬頭,是藏族地區的主要牲畜。公黃牛和母犛牛雜交所生的公偏牛是主要牲畜,母偏牛是良好的乳牛。羊有藏綿羊和藏山羊,藏綿羊佔多數,約4000萬隻。有些山區道路難走,只能用綿羊運輸,每隻可負重10~15kg。

地勢較低的河谷區,海拔為2000~3000m。氣候温和,年均温度10℃,年降水量500~800mm。如西藏境內雅魯藏布江中游的各支流河谷(包括拉薩、日喀則、江孜、山南、林芝等市和專區)和昌都地區南部的河川峽谷,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中部和南部,迪慶藏族自治州等地,屬於這一氣候類型,是藏族主要的農業區和自來人口集中、文化發達的地區。更有一些海拔在2000m以下的河谷低地,如西藏的門隅、洛渝地區,氣候終年和煦,無霜雪,作物1年可獲至3熟。

在河谷區和草原區之間,還交錯夾雜着許多面積大小不等的半農半牧區。藏族農業區的糧食作物以青稞為主,大麥、小麥、豌豆、油菜籽的產量也很多。部分河谷低地還產玉米和水稻。在喜馬拉雅山中段海拔450m號稱“世界第一高城”的帕裏,試種青稞、馬鈴薯等作物成功,並且獲得了豐收。在西藏,蔬菜的品種原來很少,1959年後已陸續從內地引進很多菜種。

西藏雅魯藏布江中下流一帶的山南、工布、波密、門隅、洛渝等地,有大面積的原始森林;甘南藏族自治州白龍江等河川流域的林區,青海省的海北、玉樹,果洛3個藏族自治州的林區;甘孜、阿壩兩個藏族自治州的森林面積,佔四川省森林總面積的2/3以上,森裏藏族自治縣的林區,更佔到全縣總面積的90%。

植物種類整個青藏高原差異很大,在高原東南部的橫斷山區,高等植物種類達5000種以上,是世界上高山植物最豐富的地帶;但在高原腹地廣闊地域,在大陸性寒旱化的高原氣候控制下,植物種類急劇減少。在與新疆交界處的阿克賽縣和柴達木盆地西北部則大面積土地裸露[2]。

3、藏區畜牧活動的特點
  藏族人民主要以農牧業為生。培育出了犛牛、藏馬、藏羊、藏山羊、藏豬和藏獒等藏系家畜。高寒草原+藏系家畜形成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高寒草原畜牧業區域。

3.1、遊牧方式
  古人稱遊牧為“逐水草而居”,實際上“逐”是循自然規律所動,按自然變化而行的行為。是一種較典型的既飼養家畜又保護草原的方式。

高原動物的習性、行為與活動方式,常常影響着高原人。藏族牧民的遊牧方式按季節在不同區域遷徙,這與野生動物的遷移方式有一致之處。人們從中預測天氣變化、草地狀況。例如:當鼢鼠從灘地、河谷地遷徙到山陰坡時,人們認為天氣可能要乾旱;河谷地帶人們從春季候鳥飛來的遲早預測當年天氣變化[4]。每年5月底到6月初,青藏高原海拔3000m以上草原地區進入暖季,氣温在5℃以上,高寒山地草甸類、沼澤草甸類、灌叢草甸類草地青草已長出長齊,早晚氣候涼爽,又無蚊蠅滋擾。牧民們此時進入高寒草地,喜涼怕熱的高寒地帶牲畜適宜這種氣候,又能充分利用高山草原牧草資源。而冬季所居的大面積草地已完全無畜,使這裏的牧草能不受干擾地充分生長。

夏季高寒草地,各種植物利用短暫的夏季迅速生長,牧民放牧早出晚歸,讓牲畜充分利用生長極快的牧草,早晚放牧於高山沼澤草地或灌叢草地,中午天熱時放牧於高山山頂上,或湖畔河邊泉水處。此時大量的野生巖羊、黃羊與家畜遙遙相伴,甚至混羣,情景非常優美迷人,這個季節是牛羊發情交配的季節,牧民們不會去幹擾。

8月底9月初,高寒草地天氣變冷,氣温降至5℃以下,此時牧草籽已熟,正是抓秋膘的時期,於是牧民又驅畜進入秋季草地。在利用了這段地區牧草資源後,10月下旬進入冬季草地,這裏是海拔較低的平地或山溝,避風向陽,氣候温和,牧草多系旱生多年生禾本科牧草,返青遲,枯黃晚,性柔軟。經過一個暖季的保護,已高為20~30cm,足夠家畜在漫長的冬季食用,這時放牧一般晚出早歸,當太陽照得暖洋洋時才驅牛羊緩緩出圈,晚上太陽落山前即回畜圈。同時放牧先要選擇草地:“先放遠處,後放近處;先吃陰坡,後吃陽坡;先放平川,後放山窪”。牧民們總結出了利用不同草地,不同季節與氣候放牧的經驗,比如“夏季放山蚊蠅少,秋季放坡草籽飽,冬季放彎風雪小”。“冬不吃夏草,夏不吃冬草”―要充分保護不同季節的草原。“晴天無風放河灘,天冷風大放山彎”;“春天牲畜像病人,牧民是醫生,夏天好像上戰場,牧民是追兵,冬季牲畜像嬰兒,牧民是母親”。這是放牧的經驗。

牧民跟着羊羣轉,畜羣隨着水草走,人畜都循一年四季天氣變化而遊牧。這種恆定的路線,不變的軌道,牧民無法突破,他守護和駕馭着畜羣,同時又被自然所支配。他們世世代代承受自然規律的支配,成為自然規律被動的執行者、維護者。所以他們的畜牧生活幾乎無太大的變化。由於遊牧民族需要在不同季節為畜羣在荒涼草原上尋覓生活資料,他自己的生活與行為必須準確地按氣候與植物生長週期表行動[4]。

3.2、放牧家畜數量的控制
  現代經濟學認為,人類經濟活動的目的是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財富,即實現經濟效益最佳化。利潤是人們經濟活動的最大動力。但在青藏高原的藏族畜牧業中,有一種與現代經濟學模式不完全一致的方式,這便是對高原生態環境加以融合的畜牧方式。這種畜牧方式不以追求利潤為目的。通常有以下幾種類型:

3.2.1“放生”類型有些藏族牧民將自己家養的部分牛羊看成“放生”的。牲畜從生到老死一直在看護、照料,不宰殺,也不出售,牧民在放牧過程中每年獲取的牛羊毛、牛乳等產品供自己消費。亦可將牛毛、羊毛及自然死亡的皮革及乳製品馱到農業區換取青稞炒麪等日用品。有的牧民只放生自己畜羣的1/10,有的放生1/3。也有人是象徵性地放生一兩隻(頭)。“羊要放生、狼也可憐”在藏區是一種較為普遍的觀點和現象[5]。

3.2.2淘汰瘦弱體保護整體的類型藏族牧民每年冬初挑出一批老、弱、病、殘的牛羊及時出售或宰殺。藏族牧民認為這類牛羊在冬初不及時淘汰,那麼笠年春季牧草乾枯,氣候惡劣的情況,就會凍餓死亡。從保護其他牲畜,保護草地出發,這種犧牲小量保存大量的策略,是讓大部分牲畜正常生長、草地受到保護的適宜策略。多半藏族牧民採取這種方法[5]。

3.2.3維持最低需求類型藏族牧民飼養家畜數量僅維持在滿足其生存的基本需求之內,不靠養畜來推動經濟增長和積累更多財富[5]。

3.3、畜種結構的控制
  藏族牧民的主要飼養動物是犛牛、藏羊、藏馬,少量飼養藏山羊及藏狗。在牧區人們很少飼養豬,因為養豬勢必破壞草原。綿羊與犛牛的比例是1∶1~3∶1。大部分為1.5∶1.0。這樣的比例有生態學、生活需要和文化學的根據[5]。這種選擇,乃是對高寒自然生態環境的適應。因而,藏族牧民可看成是“犛牛背上的人”。

3.3.1、經濟效益藏綿羊生長繁殖快、食草量較少,羊毛產量比牛毛多,而犛牛繁殖少、生長慢、食草量大,牛毛產量很少。故從經濟上看養牛效益較低,而大量飼養綿羊是最有利可圖的。

3.3.2、生活需要和文化角度犛牛是唯一產絨的牛種,人稱萬能畜種。它是保證藏族牧民維護自給自足生活的主要來源。牧民的衣食住行全部來源於犛牛。用牛絨、牛犢皮製衣;牛皮製鞋、制舟(一種藏區獨有的牛皮船);食物中主要成分肉、乳、酪、酥油來自犛牛;部分生活生產工具如繩、皮袋等來源於犛牛;住所―帳篷原料為犛牛粗毛;牛糞是牧民的主要燃料。同時,犛牛又是草原主要交通工具,牧民靠犛牛馱運搬家,人稱“高原之舟”。

從文化角度看,在藏族民間犛牛尤其是白犛牛是以神的形象出現的,人們對犛牛保持着崇拜的信念。家有犛牛,給牧民精神生活帶來豐富的內容。

3.3.3、地理學是為了適應當地自然環境的選擇。犛牛耐寒冷,善爬高山,能食高寒草地,比綿羊更適應高海拔的高寒環境。因此,海拔越高,犛牛比例越高。海拔越低,綿羊比例就高。

3.3.4、生態平衡的意義一定的生物種類與數量保持相對穩定有利於維繫一個生態系統平衡。犛牛生活於高寒地帶,可以利用夏季牧場最高最冷地方的牧草,亦可利用綿羊不能利用的濕生植被,同時採食牧草的高度較低。所以犛牛與綿羊的資源生態位置相同,從而使一個地區的牧草資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另外,犛牛可到一般綿羊到不了的地區去採食,刺激這裏的牧草生長,它們的糞便可以為該地方的植被提供養料。同時,犛牛對高原寒凍、雪災、大風等具有更強的抵禦能力,夜間,羊圈外圍拴縛犛牛可防狼為害羊羣。藏族牧民們認為,大量的犛牛與綿羊共同生存,綿羊生長似更容易、更健壯。而單獨的綿羊羣則成活率低。因而,藏族牧民可看成是“犛牛背上的人”。

小結:在草原上那一望無垠的視野一定會讓你倍感愉悦的,我們在城市裏呆得太久了,有時候想望望天空,抬頭看見的都是被大樓切割成各種形狀的天空,每每這個時候大家對於草原的那種嚮往便會更加深切。

標籤: 草原 天祝 藏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mo/minsu/minju/pyd8r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