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民俗 >風土人情 >

白族服飾特色介紹 瞭解白族服裝特點

白族服飾特色介紹 瞭解白族服裝特點

衣服是我們人類的必須品,但是衣服有分很多種,中國五十六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特色的服飾,在這些服飾上都是不一樣的,可以感受到這個民族的風土人情白族的服飾有哪些特色呢?一起了解下吧。

白族服飾特色介紹 瞭解白族服裝特點

白族服飾是白族文化的物化形式,是一種文化符號,是白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白族服飾是白族人民長期積累的勞動成果,它隨着白族歷史的發展,歷經演變形成獨具特色的服飾文化;它凝聚着白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審美情趣、宗教觀念等種種文化心態。其中的每一繡件、每一紋樣都反映出白族人民質樸的審美思想與深層的生活哲理。

  一、白族服飾的起源
  據考古資料證明,早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開始在洱海區域繁衍生息。從大理蒼山、劍川海門口、賓川白羊村等新石器遺址出土的石質和陶製紡輪和骨質、角質的針具,骨錐、穿孔蚌殼等文物,證實紡織物已經出現,人們已經懂得紡線織布,縫製衣服,並用蚌殼等物作為裝飾。但此時的服飾非常簡單、粗糙。

  二、白族服飾的形成和演變
  族服飾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服飾。我個人認為在白族服飾的發展、演變的歷程中,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一,青銅時代。二,唐朝。三,南詔、大理國時期。四,元、明、清至民國。但由於歷史文獻資料的缺乏,我們僅只能對有限相關的資料研究中對大理地區白族服飾的發展歷程進行有限的探討。

  (一)青銅時代
  此時期主要是白族先民所創造的青銅文化時代。雲南的青銅文化在全國是屬於較為先進的。在這個時期大理地區的文化受到了周邊民族文化的影響,逐步形成了滇文化。大理地區的服飾風格也在逐步形成,為以後南詔時期白族服飾風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根據考古發掘人物圖像,白族先民滇人的服飾不分男女,均穿對襟無領外衣,長及膝;袖寬大而短,長及肘。男子腰中束帶,前有一圓形帶扣。男女均不着褲。有些男子着華麗披風,有些還有尾飾。髮飾和頭飾,是男子將髮髻挽於頭頂,細微區別為有的將束髻之帶的兩端飄揚於後,有的髻根較大,有的髮髻甚高,有的髻外纏帕。女子的髮髻一般垂於腦後,形如銀錠狀,或將髻打散,中間束帶,披於背。這種服飾和頭飾不僅與史記西南夷列傳:此皆椎髻,有邑聚的記載相吻合,也為唐代白族先民白蠻所繼承。劍川石窟人物雕像和鄧川德源城木雕白潔聖妃也是着滇人穿的對襟無領外衣。

  (二)唐朝
  關於白族服飾較為詳細的最早記載是唐初樑建方的西洱河風土記。該文説:有絲、麻、蠶織之事,出、絹、絲、布、麻。幅廣七寸以下。染色有緋帛。男子以氈為帔,女子布為裙衫,仍披氈皮之帔,頭髻有發,一盤而成,形如。男女皆跣。從這段文字可看出在唐初,西洱河地區的白族男女都披氈,女性穿着用粗緞子做的裙子和衣服,盤髻,赤腳。

  (三)南詔、大理國時期
  唐王朝對雲南實行招撫政策,為抑制吐蕃的擴張,扶持洱海地區的南詔部落統一洱海地區,建立南詔政權。至此,南詔政權日益擴大,與朝廷發生矛盾。同時使得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移達五百年之久。南詔統一政權的出現以及十賧區內多元部落的一體化過程,使各部族之間的經濟文化差異逐步縮小,並最終聚合為新的民族共同體,即白族。唐宋時期,南詔大理國境內,絲紡手工業發達,凡華貴的衣服,用精絲織成的漬染朱紫色的絲綾、錦、絹縫製。由於織料精細的產品增加,刺繡十分出色,南詔、大理國王室成員,以及上層官員(清平官、大軍將)及顯貴的服制,皆用錦繡,外綴虎皮,燦煥異常。唐朝的南詔圖傳、宋代的張勝温梵像卷所繪描的王族和官員服飾,對此作了精彩的描繪。

有關南詔時期服飾的詳細記載,來自唐朝官員樊綽的蠻書。蠻書卷8記載:其蠻,丈夫一切披氈,其餘衣服略與漢同,唯頭囊特異耳。南詔以紅綾,其餘官將皆以皂綾絹。其制度(即製法)取一幅物,近邊撮縫為角,刻木如樗蒲頭,實角中,總髮於腦後為一髻,即取頭囊都包裹頭髻上結之。羽儀以下諸動有一切房甄別者,然後得頭囊。若子弟及四軍羅苴以下,則當額絡為一髻,不得戴囊角,當頂撮髻,並披氈皮。俗皆跣足,雖清平官、大將亦不以為恥。曹長以下,得系金去苴(腰帶)。或等有第戰功褒獎得系者,不限常例婦人一切不施粉黛,以酥澤發。貴者以綾錦為裙襦(短襖),其上仍披錦方幅為飾。兩股辮其發為髻。髻上及耳,多真珠、金、貝、瑟瑟、琥珀。貴家僕女亦有裙衫。常披氈,及以繒帛韜其髻,亦謂之頭囊。貴緋,紫兩色。得紫後,有大功則得錦。又有超等殊功者,得全披波羅皮(虎皮)。其次功,則胸前背後得披,而缺其袖。又以次功,則胸前得披,並缺其背。這是有關南詔時期從國王至大臣(清平官、大軍將、曹長)、侍衞(羽儀)的官服的記載。證之於南詔圖傳、張勝温梵像卷、劍川石窟造像,可以得到全面、豐富、生動的形象。

這部分材料所展示的,是以宮廷為代表的南詔大理國上層社會的服飾。而婦人不粉黛,以蘇澤發。貴者綾錦裙褥,上施錦一幅。以兩股辨為環髻(環繞髻,如今白族女性頭囊),耳綴珠貝、瑟瑟、虎魄。可視為有關民間,即普通百姓的服飾記載。公元800年,南詔向唐廷獻演大型歌舞南詔奉聖樂,演員穿南詔民族服裝,衣鞋裙襦上彩畫鳥獸草木花紋,八彩雜華,十分漂亮。舞人服南詔衣,絳裙褥,黑頭囊,畫皮靴,首飾襪額,復加畫半臂。這是當時藝人的服飾,可以推定它代表了當時南詔的主流服飾。畫衣技術當是刺繡的先聲,從畫到繡,既是工藝發展的過程,也是藝術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向高級演進的必由之途。有織,有染,有繪有繡,是南詔大理國時期白族地區紡織業和工藝美術蓬勃向前發展的顯着標志。色尚方面,也有一些文字記載。歐陽修,宋祈新唐書南詔傳中記載尚絳紫,有功加錦。又有功加金波羅。金波羅,虎皮也。功小者衿背不袖,次止於衿。從這些記載可推斷:南詔,大理國時期,白族服飾以紅色和紫色為尊貴,披虎皮最為尊貴。對立功者常以虎皮作為獎賞。官家的衣服常用綾錦縫製而成。

  四、元、明、清至民國
  元朝時期,據李京雲南志略記載,白族的服飾為男子披氈,椎髻。婦人不施粉黛,酥澤其發,以青紗分編繞首盤系,裹以攢頂黑巾;耳金環,象牙纏臂;衣繡方幅,以半身細氈為上服。這説明元朝的服裝和南詔時期極為相似。從明代到民國時期,關於白族服飾的記載較為簡單。明初,景泰的雲南圖經志書中所記載有關白族的服飾是男女首戴次工,制如中原漁人之蒲笠差大,編竹為之,覆以黑氈。親舊雖久別,無跪拜,惟取次工以為饋。男子披氈椎髻,婦人不施脂粉,酥澤其發,以青紗分編,繞首盤系,裹以攢頂黑巾,耳金環、象牙纏臂。衣繡方幅,以半身細氈為上服。依然承襲着南詔大理時期女性服飾的主要特徵。明清民族融合、少數民族文化漸趨漢化,在白族女性的服飾上表現得最為突出。在明萬曆年間李元陽的雲南通志中記載節令祭葬服食貨貝等俗與郡同,太和附郭,獨鍾蒼洱之秀,族多白人,俗與漢人等。服飾飲食,悉類人,故有與漢人為婚姻者,女性亦纏足,仍佐農事。根據清代康熙大理府志記載:男婦悉蒙青布帕,覆以氈笠。王鬆雲南通志概括雲南省的各地白族風俗衣食悉仿齊民(漢族),有讀書應試者,亦有纏頭跣足,衣短衣披羊皮者。明清時期的文獻記載的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記載了尋常百姓的服飾情況。自明代以來,大批漢族移民進入白族地區,漢裝對傳統的白族服飾形成衝擊。清代以來,白族男子基本改穿對襟衣、寬腿褲式的標準漢裝;女子服飾,花邊服成為基本特色,衣服領口、袖口、襟邊、下襬、褲腳均鑲上花邊。但很多地方保留了戴項鍊、耳環、手鐲等銀質品的傳統。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大理白族服飾的發展脈絡:
  1、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已經會紡線織布,縫製衣服;青銅時代,白族先民不分男女都穿着對襟無領外衣,均似不着褲。男女皆有髮髻,並有一定的裝飾;

  2、唐初,白族絲紡手工業發達,男女都披氈,女性穿着粗綢子做的裙衫,盤髻,赤腳。並出現了刺繡;

  3、南詔,大理時期,白族男子披氈,穿對襟衣服,繫腰帶,挽髻,戴頭囊,赤腳。女子穿短衣裙子,上面披錦方幅作為裝飾,挽髻披氈,髻上和耳朵上多以真珠、金、貝、瑟瑟、琥珀作裝飾。衣服顏色以紅色和紫色為高貴,虎皮最尊貴。官家穿綾錦製成的衣服,非常華麗。無論官民,都注重色調與裝飾,彩染,刺繡較多;

  4、元朝時的服裝和南詔時期的非常相似;從明代以來,白族服飾受到漢族的影響,男子改穿漢裝,女性服飾也發生了一定的改變。也可以説白族的服飾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大理地區白族服飾的歷史以及變遷,雖然同為大理地區的白族服飾卻因為生活的區域不同而不同,這也説明了不同地區的服飾受當地人的審美,氣候,地形,文化,傳統的影響很大。白族服飾是白族人民長期積累的勞動成果,它隨着白族歷史的發展,歷經演變形成獨具特色的服飾文化;它凝聚着白族人民的生產生活、審美情趣、宗教觀念等種種文化心態。其中的每一繡件、每一紋樣都反映出白族人民質樸的審美思想與深層的生活哲理。白族服飾是白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服飾習俗與他們的居住環境、性格特徵、審美愛好有着密切的聯繫。白族服飾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外來服飾文化的精華,但保持了自身固有的特色,因而具有可識別的審美效果,成為白族的標誌。

  小結:服飾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一種不可缺少的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標誌,也是傳統文化的象徵。

標籤: 白族 服飾 服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mo/minsu/fengtu/g27eg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