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國學 >國學資訊 >

中國戲曲大全之邵陽布袋戲

中國戲曲大全之邵陽布袋戲

布袋戲是中國戲曲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根據科學考證,布袋戲最初起源於福建省泉州市,是福建閩南地區的主要漢族戲曲劇種之一。它是主要用演員的手指控制,因節奏快而有力而得名。大家是不是對這個漢族戲曲劇種感到很好奇呢?現在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簡介
  布袋戲又稱布袋木偶戲、手操傀儡戲、手袋傀儡戲、掌中戲、小籠、指花戲,是一種起源於17世紀中國福建泉州或漳州(大部分學者都認定布袋戲起源為泉州);主要在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汕與台灣等地區流傳的用布偶來表演的漢族地方戲劇劇種。布偶的頭是用木頭雕刻成中空的人頭,除出偶頭、戲偶手掌與人偶足部外,布袋戲偶身之軀幹與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演出時,將手套入戲偶的服裝中進行操偶表演。而正因為早期此類型演出的戲偶偶身極像“用布料所做的袋子”,因此有了布袋戲之通稱。早期許多的迎神廟會場合裏,布袋戲是最常看到的漢族民間戲曲表演之一。

中國戲曲大全之邵陽布袋戲

形式
  布袋戲演出上可分為前場與後場,前場即戲台部分,觀眾可見到操偶師傅操作人偶於戲台上的表演,後場則包括了操偶師、樂團和口白師傅。

特點
  布袋戲的特點是演員用手指直接操縱,因而動作節奏明快,迅捷有力。龍溪布袋戲以演武戲見長。偶頭是其結構的主要部件,雕刻家徐年鬆、徐竹初父子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們仔細研究戲劇各行當、角色的臉譜,結合自身體驗與藝術素養,雕繪出許多深刻體現典型性格的偶頭,善惡忠奸,千姿百態。指掌功夫又是其表演藝術的關鍵,演員運用偶人不同的立姿、頭姿、手姿、步姿,塑造有內心活動的偶人形象,概括、誇張而又真實,而"反套"(表現偶人"背手")和"飛套"(偶人飛出,或騰空、或躍牆,套入另一隻手)的操縱技巧,更令人驚歎。布袋演員有三個"自我"--演員、角色、偶人,常雙手同時扮演兩個以上角色,一心多用,呼應自如,足見其難度與演員的功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mo/guoxue/zixun/6xgv9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