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運程吧 >

八字 >八字命理 >

解讀什麼是天干地支紀年法

解讀什麼是天干地支紀年法

中國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在漫長的歲月裏,中華文明的河流旁盛開出了許許多多豔麗的花朵,天干地支便是這其中的絢麗的一朵。天干地支在古人的文化中佔有較為重要的地位,天干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曆法紀年。你對天干地支有多少了解,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解讀什麼是天干地支紀年法

  干支紀年:
  天干地支紀年法第一種算法:
  如何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干支紀年:
  不同的資料算法有所差異,有的會給出公式,但本質上是一回事。這裏介紹一種簡易直觀的算法。 首先給每個天干、地支一個編號,從頭以4開始按照順序排下去,天干10後接1,地支12後接1。
  天干: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10、辛1、壬2、癸3
  地支:子4、醜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12、酉1、戌2、亥3
  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干中找出對應該尾數的天干,再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除不盡的餘數在地支中查出對應該餘數的地支,這樣就得到了公元紀年的干支紀年。如2003年,其尾數為3,對應的天干為“癸”;以12除2003得166,餘數為11,對應的地支為未。於是2003年的干支紀年為“癸未”年。注意這是指2003年立春之後,立春之前應是“壬午”年。趙達先生在“祭文”中指出的時間是“癸未清明”,清明是立春之後的第四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所以趙先生説歲在癸未,而非壬午。

天干地支紀年法第二種算法:
  1、 天干算法:用公元紀年數減3,除以10(不管商數)所得餘數,就是天干所對應的位數;
  2、 地支算法:用公元紀年數減3,除以12(不管商數)所得餘數,就是地支所對應的位數;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例1、 我們以2010年為例;
  天干算法: 2010-3=2007, 2007/10=200餘7, 7對應天干第7位是庚,即天干為庚;
  地支算法: 2010-3=2007, 2007/12=167餘3, 3對應地支第3位是寅,即地支為寅;
  綜上公元2010是用天干地支紀年為庚寅年。為使各位信任此算法,我再舉一例來説明:

例2、 我們再以1987年為例;
  天干算法: 1987-3=1984, 1984/10=198餘4, 4對應天干第4位是丁,即天干為丁;
  地支算法: 1987-3=1984, 1984/12=165餘4, 4對應地支第4位是卯,即地支為卯;
  綜上公元1987是用天干地支紀年為丁卯年。

天干地支紀年法第三種算法:
  首先,將天干、地支編號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10 1 2 3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如要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干支紀年,以公元年的尾數在天干中找出相對應。然後,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餘數在地支中找出所對應的地支。於是,公元紀年就換算成了干支紀年。
  如:公元1995年
  用該年尾數5找出對應的天干為“乙”;然後,用1995除以12得餘數為3,用餘數3找出相對應的地支為“亥”。 那麼,公元1995年則為農曆乙亥年。
  再如:公元1861年
  用尾數1查天干為“辛”,用1861除以12得餘數為1,再用餘數1查找地支為“酉”。那麼,公元1861年則為農曆辛酉年。
  如果某一年的尾數為0且用該年除以12的餘數為0,則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12位“申”。
  如:公元120年
  尾數0則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餘數為0,則取地支中的第12位“申”。 那麼,公元120年則為庚申年。
  如果公元紀年是單個數字,就用該數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則在天干、地支中找出6相對應的“丙”和“寅”,那麼該年則為丙寅年。公元8年則為戊辰年。
  公元11年,則取尾數1對應的天干中的“辛”和11對應的地支中的“未”。那麼,該年則為辛未年。
  公元12年則為壬申年。

公元前紀年與干支紀年的換算
  將天干、地支編號如下: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7 6 5 4 3 2 1 10 9 8
  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

具體換算方法同一
  如:公元前155年
  用尾數5取天干中的“丙”; 155除以12得餘數11,對應地支中的“戌”。那麼,該年則為丙戌年。
  公元前8年則為癸丑年。

干支紀年法是中國曆法上自古以來就一直使用的紀年方法。
  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總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個符號叫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個符號叫地支。把干支順序相配正好六十為一週,周而復始,循環記錄,這就是俗稱的“干支紀表”。
  天干地支紀年法,源於中國。中國自古便有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簡稱“干支”,取義於樹木的乾和枝。
  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十二地支即:子、醜、寅、卯(mǎo)、辰、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u第一聲)、亥。
  十二地支又與十二生肖對應: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天干
  (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陽在內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把萬物衝破其甲而突出了。
  (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
  (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着見而明。
  (丁)壯也,草木成長壯實,好比人的成丁。
  (戊)茂也,象徵大地草木茂盛。
  (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
  (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
  (辛)金味辛,物成而後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
  (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
  (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

地支
  (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的開始。
  (醜)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着將要冒出地面。
  (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着春陽從地面伸展。
  (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
  (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髮已經過半。
  (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
  (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陽起充盛,陰起開始萌生。
  (未)味也,果實成熟而有滋味。
  (申)身也,物體都已長成。
  (酉)老也,猶也,萬物到這時都猶縮收斂。
  (戌)滅也,草木凋零,生氣滅絕。
  (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

天干地支據説其發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時期的大撓氏。例如唐代劉恕在《通鑑外紀》中就引古書説:“(黃帝)其師大撓……始作甲子。”大撓作甲子雖是傳説,但從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湯),外丙,仲壬,太甲等來看,干支的來歷必早於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現了。

起先,我們祖先僅是用天干來記日,因為每月天數是以日進位的;用地支來記月,因為一年十二個月,正好用十位地支來相配。可是隨之不久,人們感到單用天干記日,每個月裏仍然會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分別依次搭配起來的辦法來記日期,如《尚書。顧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擇。甲子,王乃洮頌水,相被冕服,憑玉幾”的記載,意思是説,四月初,王的身體很不舒服。甲子這一天,王才沐發洗臉,太僕為王穿上禮服,王依在玉几上坐着。後來,干支記日的辦法就被漸漸引進了記年,記月和記時了。

小結:天干地支簡稱為干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總稱為十天干,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組成形成了古代曆法紀年。在民俗學上認為天干對應一些預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yunchengba.com/zh-mo/bazi/bazimingli/127k7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