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程吧 >

民俗 >民间工艺 >

中元节糍粑怎么做,关于糍粑的故事

中元节糍粑怎么做,关于糍粑的故事

糍粑,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小吃,用糯米做成,因为工序比较麻烦,所以不会经常做。在一些节日里,才会一家人或者几家人一起制作。在中元节,大家就会做糍粑。糍粑很有古老的味道,自己动手做一次糍粑,也是很有趣。下面,来看看糍粑的故事和做法吧。

中元节糍粑怎么做,关于糍粑的故事

  糍粑的故事
  糍粑是中元节祭祖时必备的供品。中元节的故事自然也是从做糍粑开始的。糍粑只不过是一个天南地北通用的语词,但是在我们当地,却有一个难以翻译的称呼——籺。我很小时候,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只知道天天跟着别人念着类似英文中“@”来指称辨认,等到稍微识字时,看到墟上出售籺、煎堆、油条等地方的各种各样招牌,有写作“纥”,有的写作“米、乙”,更有的店家干脆削繁就简,少了偏旁,但剩下“乞”这一边。可见,在传统而简单的生活中,大家对这个至为普通的事物并没有统一而清晰的认识。

虽然在字音上貌似复杂,但制作的方法并不跟一般的糍粑有太多的不一样。一样的原料,糯米粉夹杂普通米粉、糖浆;一样的外衣,不外是些树叶、粽子叶作为包皮;甚至里面所填堵的糖心,也跟糍粑一样千奇百怪,有芝麻、花生、椰子丝、虾仁等,炒熟之后塞在糯米粉皮之内,等到煮熟一口咬下去,常常不知道会吃到什么,用今天舌尖体的言语表述,便是有如一场味觉上的冒险。

唯一值得一说,用来做籺的糯米粉虽然是普通的糯米粉,但是其中却掺杂进了厚厚的田艾汁。田艾在中药里有各种称呼,最为常见的莫过于鼠麴草,九月十月生于田间,秋收后荒凉的田野上会常见到农妇小孩蹲坐田间采摘,田艾味苦,但是用作熬药,最为清热解毒、暖胃祛湿。晒干后的田艾放在锅里煮,会煮出犹如墨汁般黏稠的汁水,等到倒进糯米粉中,跟那雪白中和凝合,深墨色便会渐渐蜕变为靛青,等到做成籺后,蒸煮出笼,云气缭绕中,籺全身上下就会变成一团色彩均衡的青玉,仿佛刚从山间挖采而出,活脱脱的还带着些野气。

籺有各种形状。在故乡,最为常见的是寿桃、扁担以及锦囊三种。当然,对于一些心灵手巧的农家妇人而言,可能还会变化出其他飞禽走兽等模样。但在中元节,家家户户做籺,无一例外会做成最为简单的扁担状。就是将成团的糯米粉搓成条状,在上面镶上几颗花生,或者干脆将糯米粉团压扁,成为一个铁饼状,简称圆笼。我小时候在母亲做籺时做帮手,总会调皮地将糯米粉团搓成一个小圆球,总少不了挨母亲的斥责。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这其貌不扬的扁担,其实是我们想象中祖宗担衣的工具。祭祖时祖宗归来,烧下的金银财宝和布匹衣衫自然需要运输到他们游来之处,像扁担一般的籺,便是子孙奉献予祖先运输的工具。

糍粑的做法
  糯米浸泡一天以上,滤干水,置木甑里蒸熟。尔后倒入石臼舂烂至胶状,在干净的器皿上洒些糯米粉,将舂烂的糯米加馅置其上揉搓,捏成小团或饼状,还可以用特制的模具印成各种图案,置通风干燥处阴干。阴干后可浸泡在水中,能长时期保存。如果将舂烂至胶状的糍粑趁热压成大的圆饼,就要在冷却后不久,用锋利的菜刀将大圆饼切成小块)。因为未完全冷却切时粘刀,冷却太久过于坚硬,切时就很费力。如在寒冷的冬天,晚上压圆饼,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切了。食用方法很多,可油煎,可水煮,可火烤,可以同甜酒一起煮沸加糖。

小结:糍粑很好吃,但是不好做,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在中元节这天的糍粑还要做成特别的造型,真的挺麻烦呢。

标签: 糍粑 中元节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unchengba.com/minsu/gongyi/017g82.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