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程吧 >

国学 >其他国学 >

寿山石产自哪里 是由什么形成的

寿山石产自哪里 是由什么形成的

寿山石是中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但是不仅仅能雕刻成印章,还可以雕刻成其他的摆件,也是很珍贵的,寿山石的种类有很多,每一种的价值是不一样的。寿山石产自哪里呢?是什么做的?一起往下欣赏下中国传统工艺吧。

寿山石产自哪里 是由什么形成的

中华瑰宝——寿山石(ShoushanStone),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分布在福州市北郊晋安区与连江县、罗源县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寿山石在宝石和彩石学中,属彩石大类的岩石亚类,它的种属,石名很复杂,约有一百多个品种。按传统习惯寿山石的总目一般可分为“田坑”、“水坑”和“山坑”三大类。环绕着寿山村的是一条涓涓流水,就在这涓涓绕村行的寿山溪两旁的水田底层,出产着一种“石中之王”寿山石。因为产于田底,又多现黄色,故称为田坑石或田黄。田石以色泽分类,一般可分为田黄、红田、白田、灰田、黑田和花田等。田黄石是田石中最常见的,也最具代表性的石种。田黄的共同特点是石皮多呈微透明,肌理玲珑剔透,且有细密清晰的萝卜纹,尤其黄金黄、橘皮黄为上佳,枇杷黄、桂花黄稍次,桐油黄是田黄中的下品。

田黄石中有称田黄冻者,是一种极为通体澄澈的灵石,色如碎蛋黄,产于中坂,十分稀罕,历史上列为贡品。白田石是指田石中白色者,质地细腻如凝脂,微透明,其色有的纯白,有的白中带嫩黄或淡青。石皮如羊脂玉一般温润,越往里层,色地越淡,而萝卜纹、红筋、格纹却越加明显,似鲜血储于白绫缎间。石品以纹细、少格者为佳,质地不逊于优质田黄石。

  寿山石主要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郊的寿山、日溪、宦溪乡镇的山村之间,方圆一百多平方千米,位于寿山一峨嵋火山喷发盆地之中,盆地基底地层为流纹质凝灰熔岩,盆地内下段以沉积火山碎屑岩为主,包括晶屑凝灰岩、粉砂岩、角砾熔结凝灰岩,上段为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等。区内北东、北西两组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特别是两组构造线交汇部位控制了火山通道的分布,这种线性构造,表现在旗山一猴柴碑一旗降、老岭一松柏岭一山秀园和高山一善伯洞一金狮公山一金山顶,发育三条北东向断裂构造;虎口一金狮公山和高山一加良山发育两条北西向断裂构造,其分布具有等距离性和网格性特点,断裂构造控制寿山石矿点成带状分布。

  寿山石的原生矿是内生成矿作用形成的,由于成矿方式不同,具体可分为热液交代型、热液充填型及热液交代一充填型。热液交代型,主要分布在加良山、老岭、猴柴碑、柳坪、旗山、山秀园等,矿体多呈层状,其次为不规则脉状、团块状、透镜状,矿物组成以叶蜡石为主,次为硬水铝石、石英、绢云母、高岭石、迪开石。矿石中常见交代残余结构,大多数为中低档寿山石,中高档寿山石约占5%~10%;热液充填型,主要分布在高山、都成坑,其余矿点为零星产出,矿体呈脉状产出,矿物组成以迪开石为主,质地细腻、色泽艳丽、透明度好,为典型的寿山石特征,是中高档寿山石雕刻原料的来源;热液交代一充填型,主要分布在善伯洞、月尾、大山、旗降、二号矿、房栊岩等,成矿方式复杂,主要为热液交代一充填型,矿体以脉状、透镜状产出,矿物组成多以迪开石、高岭石矿物为主,部分为叶蜡石、伊利石。

寿山石中的次生矿是外生成矿作用形成的,地下寿山石矿脉在地壳运动下暴露地表,经剥蚀、搬运、埋藏,再经物理、化学风化形成。这种外生作用形成的次生矿型寿山石有掘性山坑石、掘性水坑石和田坑石三种。掘性山坑石是矿石从母体原生矿剥离后滚落于山坡或山坳,并埋藏于泥土层中,因剥蚀搬运距离短,形成独石后其棱角相对明显。田坑石因经水流搬运作用,搬运距离远,物理化学风化作用比较彻底,在溪流的某些地段沉积后,长期受含腐质酸等水分的浸泡,水化学作用十分明显,所以田黄的石形多呈浑圆状,质地纯净细腻,温润可人。

  小结:寿山石产自于福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福建有着很多的寿山石,但是也有好有坏,不是所有的寿山石都可以用来用的。

标签: 寿山石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unchengba.com/guoxue/qita/py6npj.html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