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运程吧 >

国学 >国学经典 >

厦门寺庙大全之帆礁宫

厦门寺庙大全之帆礁宫

佛教是我国拥有最多教徒的一个宗教,它也是世界三大教会之一,影响力深厚。寺庙是信徒们传播佛法、信徒上香祈福的一个宗教场所。帆礁宫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它一所建在礁石的寺庙,始建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了。大家是不是很好奇呢?现在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寺庙大全吧。

  帆礁宫,顾名思义是建于礁石上的宫庙。据说,在厦鼓海峡中有一块“大如小山”的礁石,当地渔民常会在礁石上晾船帆、晒龙舟,俗称帆礁。相传在唐代建起了帆礁宫,主祀“帆礁公”,庇护来往渔民的行船安全和一方民众的福祉安康。史载,清代道咸年间,帆礁与厦门岛间的海沟被填平,帆礁宫始于鹭岛相连。1994年,帆礁宫因城市建设需要被拆除。

厦门寺庙大全之帆礁宫

位于轮渡第一码头旁的帆礁宫,据了解,帆礁宫始建于唐朝,绵延千载。1994年,因城市建设需要拆除,但在各方的支持下,15年后终于古庙重矗。

帆礁宫,可能不为现在更多的人所熟知。事实上,在《厦门志》中,对帆礁宫也没有具体的记载。

熟知厦门风俗地理的本报资深记者卢志明说,帆礁宫,是两岸亲情、民间共同信仰的一个历史见证——它的重建,在两岸的民间信仰上,是一个大事件。

帆礁也叫“篷岛”如小山一样高大
  帆礁宫,顾名思义,是建在帆礁之上的寺庙。卢志明说,帆礁是块巨大的礁石,几可与“岛”比大小。

有清代厦门诗人张锡麟《篷岛泊舟》的首句诗为证:晚潮初落现嵯峨。卢志明说,闽南语中,“篷”与“帆”同音,根据史料考证,帆礁最早也称作篷礁或篷岛。而“嵯峨”之态,正如小山一般,正显出了这块礁石的巨大。

帆礁是个避风港晒风帆也晒龙舟
  “对于古代的渔民而言,帆礁是个很好的小码头。”卢志明说,帆礁最初与鹭江沿岸并不相连,而在远处,“落潮以后,沿岸变成滩涂,帆礁还是可以停靠。”如果遇上风浪,这里也是个不错的避风之所。

而在这里停靠的渔船,多会把风帆卸下,铺在礁石上晒干。甚至每年端午时节,龙舟赛过,都会把龙舟拉上帆礁来,晒干船底,以备来年再用——这也间接说明了帆礁之大。

帆礁公庇佑两岸民众的共同信仰
  久而久之,帆礁之上建起帆礁宫,也立起帆礁公的塑像来——在古代渔民看来,他庇佑着渔民的行船安全,也庇佑着一方民众的安康。

卢志明说,尽管作为民间信仰,并未收录进《厦门志》中,但这丝毫不妨碍帆礁公成为两岸民众的共同信仰。

“清朝康熙到乾隆年间,只有厦门能和台湾对渡。”卢志明说,那百年间,无论是渔船还是商船,都只能在厦门靠岸——而作为一个重要的码头,帆礁也成为台湾民众踏上厦门的第一步。

两岸民众同进帆礁宫、同拜帆礁公,祈求庇佑,从这个意义上说,帆礁宫是两岸民间共同信仰的一个重要见证。

帆礁见证厦门填海造地的历史
  卢志明说,帆礁也见证了厦门填海造地的历史。

“帆礁和鹭江沿岸之间,其实是一道小海沟,当时经常淤塞。”在清朝道光和咸丰年间,这条海沟被填平——卢志明说,这也是史料上记载的,关于填海造地最早的记录。

被填起的海沟,被称作“新填地”,帆礁从此与厦门本岛,连在了一块。

标签: 之帆 寺庙 厦门
  • 文章版权属于文章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https://yunchengba.com/guoxue/jingdian/vw2267.html
专题